基于制度正当化理论的不同群体心理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正当化理论是针对消极刻板印象在不同群体间得到一致认可的现象提出的。近20年的发展,使得这一理论在解释群际关系问题上获得了来自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其中,制度正当化理论对于弱势群体的研究,从外群体偏好的视角解释了弱势群体在维护现状上做出的积极作用。相比于社会认同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对其进行了补充与发展。两者在解释弱势群体心理问题上相互补充与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弱势群体。本文以制度正当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编制制度正当化水平问卷、内隐/外显社会满意度问卷及制度合理性实验阅读材料,对主要以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为划分标准所形成的弱势群体成员及其他群体成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制度正当化倾向在以经济收入状况划分的弱势群体身上表现明显,弱势群体的制度正当化水平高于优势群体的制度正当化水平。第二,制度正当化水平受文化教育影响,有随教育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在行为意向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受测者表现出较低的制度正当化倾向。第三,外显社会满意度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在内隐社会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弱势群体存在外群体偏好的倾向。第四,弱势群体在制度不合理情况下,其制度正当化水平仍然较优势群体更高。弱势群体对自身刻板印象的认可对维持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基于UG对某掘进机截割减速器的二级行星齿轮建模,通过UG与ADAMS软件接口将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行星齿轮虚拟样机,根据Hertz弹性撞击理论,确定接触刚度系数,并在不同载荷情况
为确保全球食物安全,来自全世界的1万粒新作物种子被运往北极圈“末日种子库”。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位于挪威北海岸的一座小岛上,现已储存了82.5万粒种子样本,记录了长达1.3
以迷宫图和无意义音节为材料,采用任务线索范式和指示转换范式,考察有无提示下一任务和重要性在五个年级(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一年级、大学二年级)男女生任务转换
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研究己成为近30年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心理理论”并非指一般科学意义上的理论,而是指人们理解和推理心理状态(包括意图、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