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越来越普遍,基底存在软土的斜坡地基上的填方路堤对高速公路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对于斜坡地基上的高填路堤的稳定性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在建广佛肇高速公路,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刚性滑块极限分析上限法、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等方法,研究换填土层参数对斜坡地基上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首先,运用FLAC3D全面地分析了换填土层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斜坡地基上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和破坏模式。破坏模式分为:1、沿斜坡地基表面和换填土层的折线滑动破坏;2、沿斜坡地基表面并从反压护道坡顶剪出的折线滑动破坏。分析了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基底换填土层不同参数,如内摩擦角、粘聚力与弹性模量对斜坡地基上高填路堤的变形的影响,得到换填土层的参数对变形的影响较小。其次,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不同破坏模式下斜坡地基上高填路堤实际破坏模式的运动许可速度场,利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不同破坏模式安全系数进行求解,并通过MATLAB编制了求解安全系数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FLAC3D对比分析可知,最大误差为8.02%,最小误差值为3.73%。最后,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方法,编制了求解安全系数的程序。以一简单边坡为例,探讨了网格密度、塑性乘子数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了网格密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塑性乘子越大,计算结果越精确,但是当塑性乘子p?24时,计算结果几乎相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就变得不是很明显。针对广佛肇高速公路D合同段K164+160-K164+280,利用所编制的程序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和临界破坏状态下的速度场,并与FLAC3D数值模拟、刚性滑块极限分析上限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计算出的破坏模式与FLAC3D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吻合,而且其安全系数稍小于通过刚性滑块极限分析上限法求得结果,说明了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计算的结果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