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最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告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91个百分点,说明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上海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1979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0.2%,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15%,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一系列影响在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容易表现出来。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短缺,老龄化和老年负担系数的上升无疑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本文以社会保障、人口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入手,以上海市为主要的研究范围,通过对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的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上海人口老龄化对养老负担的影响。第一部分,对上海市人口状况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的人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及原因进行探索、对上海人口老龄化发展特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以及2005年1%抽样数据作为预测的基本数据,运用双线性开放——动态人口模型,对上海市2001-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进行预测,分析上海人口未来变化趋势。结论表明未来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将会继续加大,人口老龄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部分,在对上海市当前劳动力供给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0-2050年上海市人口预测数据,分析未来上海市是否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得出人口老龄化不仅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造成影响,而且对劳动力供给的质量会造成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上海市未来将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加重社会及家庭中劳动者的养老负担。第三部分,以2000-2050年的老年人口预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未来上海社会养老负担的变化,伴随着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负担系数不断增大,养老保险制度赡养负担加大、医疗支出负担加重,社保财政支出比例增多,养老社会服务等投入都在老龄化的进程中不断加大,如果不即使采取措施,过重的社会养老负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养老承受力。第四部分,阐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面对的挑战,对上海市家庭结构及规模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未来上海市家庭规模将会不断缩小,家庭养老的诸多功能将会面临缺失,呼吁更多社会养老的完善。并通过引入家庭养老抚养比以及家庭养老经济压力指数的含义,对未来上海市家庭养老负担进行分析和预测。得出未来上海市的家庭养老抚养比以及养老经济压力指数不断上升,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同时,通过实证的调研,从经济负担、照顾负担及精神慰藉负担三个方面指标的衡量对上海市家庭养老负担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国际经验以及带来的启示,提出通过完善上海市相关人口政策、积极老龄化政策、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措施,来提高老人自身抚养的能力,以及社会养老的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养老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