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侵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使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却因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使“如何解决生态损害”从最初的预见性问题转变为现实性问题。社会化方式是分担生态损害责任的主要方式,生态责任保险制度亦是这一语境下的产物。将生态损害与保险制度结合起来,既能契合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适应全球生态保护的需要。本文立足这一目的为出发点,力求为我国生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考。本文共分为五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对生态损害风险的可保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生态损害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属于纯粹风险、损失具有可测性,符合风险的可保性条件,这是生态责任保险制度构建的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了生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涵义及概念,认为生态责任保险是由于被保险人意外的或者非故意的行为,使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地破坏,从而依据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或者恢复原状的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具有公益性与政府主导性、赔偿金额的限定性、标的的特殊性、内容的特定性和赔偿主体的替代性。第三部分从生态安全的保护、公众权益的维护以及企业的稳定经营方面指出生态责任保险构建的必要性;从理论基础、市场需求和政策保证方面提出生态责任保险构建的可行性。第四部分在比较分析域外对生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投保模式选择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保险业发展,提出我国应当采取以强制责任保险为主、任意责任保险为辅的渐进性投保模式。最后,本文对我国生态责任保险的合同法律制度进行了构建,具体包括基本原则、合同的主体及客体,保险费率的设定、承保范围、索赔机制等内容,尽力克服生态责任保险制度本身的局限性,进行以期更好的发挥生态责任保险分散风险、弥补损害、保护生态的功能。
其他文献
道桥过渡段施工是道桥工程施工中的难度比较大、质量控制比较困难的部分。在实际的过渡段施工当中,常出现材料质量问题,例如材料配、加工,在技术实施方面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
本文基于媒体品牌、市场定位、注意力经济等理论,对省级电视台频道专业化和媒体品牌化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并对两者间存在的冲突和两者间可能形成的聚力进行了案例性分析,将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明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强化科技手段,促进社会的进步,必须将科技
目的: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常用黏痰溶解药。市场上流通的盐酸氨溴索制剂存在多次服药、患者依从性差的缺陷。为开发长效氨溴索制剂,本研究制备盐酸酸氨溴索口服缓释混悬液,并对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自媒体具备传播快速、内容丰富和时效性强的优点,重构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格局。从新闻传播本质上看,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并不冲突,二者可以实
本报讯(记者 王彬 通讯员 朱雅琴)“有的单位在推荐干部时,对本单位干部已受刑事处罚或在诫勉谈话影响期的情况根本不掌握”“有的市委班子成员一季度均无讲党课的记录”“部分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