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等。新近研究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也是冠心病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高Hcy参与冠心病发病的多个环节,机制十分复杂,其中内皮功能障碍是高Hcy导致冠心病的中心环节。内皮功能障碍的本质是内皮损伤和修复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内皮损伤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EPC是一类能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研究发现,EPC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也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近来研究表明EP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Vasa和Hill分别报道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的EPC数量下降了近50%,迁移能力受损,并与危险因子的数目成反向线性关系,而且高危者EPC更易老化。引起冠心病患者EPC数量减少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长期暴露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关。随后的进一步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老龄化及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确实对循环EPC数量和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理论,我们提出假设:高Hcy不但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可能同时影响EPC的数量和功能,继而影响内皮修复能力,打破内皮损伤和修复之间的动态平衡,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发冠心病发生。国内外尚无有关高Hcy对EPC影响的研究报道,我们如能完成这方面的研究,这不但将丰富冠心病的发病理论,同时将为EPC在冠心病防治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直接技术保障。为此,我们首先观察了Hcy体外干预对外周血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然后进一步观察了高Hcy血症患者外周血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最后探讨了Hcy影响EPC的可能机制。以下分三部分对本研究的方法、结果以及结论作一简述。第一部分同型半胱氨酸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Hcy体外干预对外周血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Hcy(10gmol/L,5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干预24h,观察量效关系。此外,200μmol/LHcy分别干预不用时间(6h,12h,24h和48h),观察时效关系。多波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Ⅰ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进一步鉴定EPC,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粘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分别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粘附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Hcy显著减少外周血EPC数量,并且EPC数量随Hcy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少,200μmol/L Hcy作用24h对EPC数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5.7±6.7 vs62.5±10.6,P<0.01)。此外,Hcy可显著损害外周血EPC的粘附能力、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且Hcy对EPC这些功能的损害随Hcy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加重,200μmol/L Hcy作用24h对EPC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Hcy可减少EPC数量并损害EPC功能,且Hcy对EPC的影响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第二部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变化目的:观察高Hcy血症患者外周血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入选患者6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高Hcy血症患者组30例,对照组为30例非高Hcy血症患者,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基本匹配。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Hcy,流式细胞仪计数循环EPC(即AC133+KDR+细胞)。此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4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Ⅰ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和粘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的迁移和粘附能力。结果:高Hcy血症患者循环EPC数量明显减少(63.9±11.7 vs 91.5±14.2 EPCs/mL血,P<0.01);并且循环EPC数量与血Hcy水平呈反向线性关系(r=—0.663,P<0.01)。此外,高Hcy血症患者外周血正在分化的EPC数量也明显减少(36.1±6.5vs51.5±8.3 EPCs/×200视野,P<0.01);并且这种EPC的数量与血Hcy水平也呈反向线性关系(r=—0.649,P<0.01)。进一步研究显示高Hcy血症患者EPC的迁移和粘附能力也明显受损,并且EPC的这两种功能均与血Hcy水平呈反向线性关系。结论:高Hcy血症患者外周血EPC数量减少、功能减退,且EPC的数量和功能与血Hcy水平呈反向线性关系。第三部分同型半胱氨酸影响内皮祖细胞机制的探讨目的:探讨Hcy影响EPC数量和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4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Hcy(10μmol/L,30μmol/L,100μmol/L和200μmol/L)干预,或先予以1μmol/L阿托伐他汀预处理1h,然后再用200μmol/L Hcy干预。多波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Ⅰ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进一步鉴定EPC。采用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衰老细胞,细胞增殖ELISA试剂盒和集落生成能力测定实验检测EPC的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ELISA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TRAP—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法定性检测端粒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PC Akt Ser473磷酸化水平。结果:Hcy增加SA-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量,SA-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量随着Hcy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0μmol/L Hcy即显著增加衰老细胞数量(15.24±9.8 vs29.44±12.3,P<0.05),200μmol/L Hcy最为显著,较对照增加了2倍(15.2±9.8 vs51.94±13.5,P<0.01),而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Hcy诱导的衰老细胞的数量。此外,Hcy干预后伴随EPC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显著损害。随后的研究显示Hcy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EPC端粒酶活性,EPC端粒酶活性定性结果电泳图也显示Hcy干预后条带明显减弱,而阿托伐他汀能减轻Hcy对EPC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Hcy显著减少Akt磷酸化,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而阿托伐他汀可预防Hcy对EPC Ak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论:Hcy加速EPC衰老,伴随EPC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的损害。Hcy加速EPC衰老可能跟EPC端粒酶活性下降以及Akt磷酸化水平的下降有关,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此外,阿托伐他汀可以预防Hcy对EPC的损害效应。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硼酸(H3BO3)、赤霉素(GA3)和硝酸钾(KNO3)浸种处理和不同基质对红丁香(Syringa villosa Vahl)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H3BO3对红丁
在原发性高血压(EH)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肾功能损害无疑成为临床特别关注的问题.血、尿β2-m被认为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功能的灵敏指标[1].我们对临床上应用苯那普利治疗
立体视觉系统对目标的可见性及测量精度问题直接决定了基于立体视觉的飞行器相对导航的成败及导航精度。从立体视觉系统结构出发,对目标的可见性及测量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标可见性及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推导了相机参数、立体视觉系统结构参数及目标特征位置等因素对视觉盲区、有效视场宽度和目标可分辨性的约束公式;建立了以上各因素对立体视觉系统相对导航测量精度影响的模型公式,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用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Ⅲ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随访了32例AMI患者,并在各时相间比较.结果:AMI在入
本文在现有异构数据库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网络环境中异构数据库数据共享问题,采用XML的异构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信息交换。把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转
共形阵机载火控雷达较常规平面阵机载火控雷达有着更少的负载、更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及更大的扫描范围等优点。对机头共形阵火控雷达的子阵划分、方向图特性、杂波建模和杂波抑
研究背景及目的 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不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键始动因素。血管内皮通透性是检测内皮屏障功能的计量指标。目前研究证实,外源性刺激包括细胞因子和炎症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