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氯丙烯亚慢性中毒模型,测定大鼠染毒前后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G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regulatory protein,鸟苷酸调节蛋白)、PKC(protein kinase C,蛋白激酶C)和AC(adenylyl cyclase,腺苷酸环化酶)的含量变化,阐明G蛋白、PKC和AC在氯丙烯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探讨氯丙烯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Wistar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将氯丙烯溶解在植物油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100和200 mg/kg体重,每周三次,连续三个月;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植物油.2.体重和神经功能测试密切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变化,定期测量体重、热板仪指数、压痛阈值、网格指数和后肢撑力指数等指标.3.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别取出各组大鼠的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匀浆,离心,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分析神经组织上清和沉淀中Gq/11 α、PKC和AC含量的变化.结论:1.氯丙烯可明显损伤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2.氯丙烯可显著降低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Gq/11α的含量.3.氯丙烯可使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PKC含量明显降低.4.氯丙烯可使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AC含量明显降低.5.在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氯丙烯使AC降低最明显,Gq/11α降低最少.6.在氯丙烯导致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发病过程中,AC可能不受Gs/i的调节.7.氯丙烯下调Gq/11 α-PLC-PKC-AC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氯丙烯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