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烯对大鼠神经组织中G蛋白、蛋白激酶C和腺苷酸环化酶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氯丙烯亚慢性中毒模型,测定大鼠染毒前后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G蛋白(guanine nucleotide regulatory protein,鸟苷酸调节蛋白)、PKC(protein kinase C,蛋白激酶C)和AC(adenylyl cyclase,腺苷酸环化酶)的含量变化,阐明G蛋白、PKC和AC在氯丙烯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探讨氯丙烯引起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Wistar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将氯丙烯溶解在植物油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100和200 mg/kg体重,每周三次,连续三个月;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植物油.2.体重和神经功能测试密切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变化,定期测量体重、热板仪指数、压痛阈值、网格指数和后肢撑力指数等指标.3.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别取出各组大鼠的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匀浆,离心,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分析神经组织上清和沉淀中Gq/11 α、PKC和AC含量的变化.结论:1.氯丙烯可明显损伤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2.氯丙烯可显著降低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Gq/11α的含量.3.氯丙烯可使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PKC含量明显降低.4.氯丙烯可使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AC含量明显降低.5.在神经组织大脑、小脑、脊髓和坐骨神经中氯丙烯使AC降低最明显,Gq/11α降低最少.6.在氯丙烯导致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发病过程中,AC可能不受Gs/i的调节.7.氯丙烯下调Gq/11 α-PLC-PKC-AC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氯丙烯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但很多小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样不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本文以小组合作在小
目的临床试验是疫苗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保障受试者权益和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各国监管机构都对临床试验注册、审评过程作了具体规定以确保良好合理的审评政策和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监管疫苗临床试验的有效进行。疫苗临床试验中统计方的工作主要有参与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等。统计分析必须由专业统计分析人员通过权威性得到认证的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统计分析报告。由于SAS
研究目的:1.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确定genistein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影响的量效、时效关系.2.以碱性磷酸酶活性为指标,确定genistein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教育类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系统研究,研究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干部教育特定历史时
研究表明机体内存在有效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包括酶反应体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和抗氧化剂(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这些酶和抗氧化剂在体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