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SHEPWM技术及其在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渐发展,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日渐成熟,大功率并网逆变器在中压/高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减小系统损耗,减轻散热压力,并网逆变器往往使用低开关频率调制技术。然而,在常用的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和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下,系统输出谐波性能随开关频率的降低而急剧下降,往往需要配备较大体积的无源滤波器。在大功率并网逆变器领域,开关频率与系统效率、体积存在较大的矛盾。选择性谐波消除调制(Selective Harmonic Elimination Pulse Width Modulation,SHEPWM)技术,在低开关频率下具有高谐波性能的显著优势,但存在动态响应速度慢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广泛使用的二极管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三电平拓扑,系统地研究了应用SHEPWM于大功率并网逆变器的关键技术。首先,本文介绍了传统的三电平SHEPWM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了其相对于SPWM的稳态性能优势。给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算法与SHEPWM调制实现方式,建立了包含系统调制过程在内的详细数学模型,并基于此分析了传统SHEPWM调制动态响应慢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以采样频率更新开关角数据的改进SHEPWM调制策略,利用根轨迹法交叉对比了改进SHEPWM、传统SHEPWM、以及经典的SPWM调制下的动态特性与稳态特性,证明了所提出的改进SHEPWM调制策略相比SPWM具有更好的稳态性能,相比传统SHEPWM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其次,分析了电网不对称条件下,传统SHEPWM调制下出现非零序,三的倍数次,且为奇数次谐波的原理。在不同不对称度、负序相角、以及调制比的工况下,分析了非零序谐波的分布。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网不对称条件下的改进SHEPWM调制与控制方法,以及一种改进的瞬时对称分量法以实现正负序分量的解耦。针对电网畸变可能出现的电压背景谐波,提出了一种负谐振峰配置的LCL滤波器设计方法,实现对电网5、7次谐波电压的抑制。再次,建立了SHEPWM调制下死区效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死区时间与低次谐波的量化关系,并评估了不同工况下死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裕量时间插入的开环死区补偿方法,工程实现简单。进一步的,为了减小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特定次谐波电压反馈的裕量时间在线自适应补偿算法。基于详细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交叉解耦方法,使得自适应补偿算法适用于任意的功率因数角,并详细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改进SHEPWM算法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双核DSP加小规模FPGA芯片的控制器硬件结构。所有控制加调制通过双核DSP实现,而FPGA仅实现死区信号添加的功能。相比于传统的通过FPGA实现SHEPWM调制的硬件结构,简化了FPGA设计过程,减小了FPGA资源消耗,并消除了通讯过程产生的频率、相位误差。针对所提出的硬件结构,分析了采样误差对稳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采样频率选择的依据。详细设计了开关角数据存储方法,分析了调制比步长与开关角精度对SHEPWM算法性能的影响,并减小了存储空间的消耗。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能源互联网和国防军工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碳化硅(SiC)凭借着卓越的材料性能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SiC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有着禁带宽度宽、临界击穿电场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和热导率高等优异的材料特性,因此在高压、高频和高温电力电子装置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SiC单极型器件具有高击穿电压、低比导通电阻、高开关速度和低开关损耗的优点,经过长期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的杰出代表,氮化镓材料相比于硅材料具有更大的禁带宽度和更高的击穿场强,可广泛应用于LED照明、5G通讯、电动汽车和消费类电子充电器等领域,已经成为国际半导体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不同于传统硅基功率器件,基于氮化镓材料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HEMT),通过氮化镓材料的极化效应,在AlGaN/GaN异质结界面积
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驾驶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关键问题。由于驾驶行为能够反映驾驶员的行为偏好和自身性格等,并且对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驾驶行为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驾驶行为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导致驾驶行为表征难和评估难的问题。本课题以驾驶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机器学习与统计学相关方法,开展驾驶行为标准化、特征化、符号化表达以及换挡规律整定
氮化镓是一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高以及散热性好的特性,目前在商业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射频功率放大器和电力电子器件领域。氮化镓材料的Al Ga N/Ga N异质结结构是利用铝镓氮(Al Ga N)和氮化镓(Ga N)之间极化强度的不同,使氮化镓界面处的能带弯曲,在界面上形成一层高浓度、高电子迁移率、高电子饱和速度的二维电子气。这层二维电子气距离外延层表面的距离是Al
近年来,通信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单个智能体已无法满足复杂的实际需求,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简称MAS)的协同控制应运而生。编队控制在MAS协同控制中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其在群体行为机制研究中也存在着巨大的理论挑战,从而迅速成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任务形式对应着不同的队形需求。同样,不同的传感能力和通信能力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以电动汽车、数据中心、高速铁路、通讯基站为代表的新兴领域蓬勃发展,这对能源需求及能源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容量、更高效率、更加清洁的能源技术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及其核心功率器件的支撑。经历多年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更迭,功率器件的性能不断提升。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凭借其优异的材料特性,可实现高击穿电压、低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等优异特性的器件,突破传统硅(Si)
学位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仍存在忽视"生本理念"、教育形式化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形式创新、方案创新、引导创新、思路创新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创新方法予以论述,期望能够促进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合理推进。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