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微束等离子弧抛光及其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医疗器械、航天航空、模具等行业,其产品表面光洁度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等技术,已难以满足要求。近几年,高能束微熔凝抛光技术因具有非接触加工、可改善表面性能、易实现自动化等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相对于传统抛光技术,高能束微熔凝抛光的相关机理和规律、工艺模型等还有待深入研究。由于微束等离子弧是一种稳定性强、弧柱温度高、能量传递效率高、热影响区小的等离子体高能束,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控性,并具备可在大气环境下工作等特点。为此,本文采用实验研究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锈钢金属表面的微束等离子弧抛光加工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中C、N、Si、S等微量元素对微束等离子弧作用后表面形貌影响的机制和规律。实验发现:较低碳含量的不锈钢材料在微束等离子弧抛光中更容易获得具有金属光泽的光滑加工表面;氮元素会导致加工表面在微束等离子弧抛光中产生火山口结构和裂纹缺陷;硅元素和硫元素会导致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生成具有周期性分布的微结构,分别呈现为边缘凸起且圆滑的鱼鳞纹结构和表面起伏平缓的鱼鳞纹结构。这表明微束等离子弧抛光效果受材料组成影响显著,在加工过程中易生成低熔点、低密度夹杂物的金属材料不适用于高能束抛光工艺。通过单道线性扫描的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主弧电流、喷嘴高度、扫描速度、离子气流量和扫描次数这五种工艺参数对加工区域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微束等离子弧抛光工艺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升高主弧电流、增加喷嘴高度、减小扫描速度是提高等离子弧线能量输入的有效手段。线能量输入为90 J/mm~110 J/mm时,对应抛光效果线粗糙度((6(6)降低率高于85%。离子气流量对线能量输入无影响,但与电弧中心压力峰值正相关,离子气流量达到0.4 L/min后,处于等离子弧中心的加工区域表面均匀性会显著降低。除影响等离子弧特性的工艺参数,通过对同一区域的多次扫描也可改善加工表面光洁度。原始线粗糙度((6(6)为5.20±0.13μm的试样,扫描次数由1增加至3时,其((6(6)可从1.12±0.01μm继续减小至0.41±0.05μm。为了研究基底材料在快速微熔凝过程中的表面和次表面特征演变规律,采用纳米压痕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了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面组成、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试样抛光区域的纳米压痕硬度和弹性模量可得到显著改善。但重熔次数达到4时,柱状树枝晶一次和二次枝晶间距明显增大,分布在奥氏体基体上的δ-铁素体细化、减少,纳米压痕硬度增幅降低。因此,在微束等离子弧多道线性扫描抛光中需避免过小扫描间距产生重熔次数大于4的抛光区域。此外,抛光后试样Cr2O3组分的谱峰强度减弱,而Cr组分的谱峰强度增加,说明在微束等离子弧抛光形成的再凝固层中,Crmet成分变得丰富或更加均匀分布。同时,Fe2O3和Fe3O4组分的谱峰强度明显增强,而Femet组分的谱峰强度却明显减弱,这说明在微束等离子弧抛光中主要由Fe和O反应生成了Fe2O3和Fe3O4金属氧化物。采用多道线性扫描的实验研究方法,探讨了扫描间距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的微束等离子弧抛光工艺提供指导。基于线粗糙度和面粗糙度分析,对抛光后表面形貌进行了材料承载比和功率谱密度的对比研究,深入揭示了扫描间距变化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扫描间距为900μm~1100μm时,原始粗糙表面分布的空间频率高于0.004μm-1的高频微结构得到显著降低,但在相邻轨迹的重叠处产生了沿扫描方向凸起的空间频率低于0.004μm-1的低频结构,形成结构化纹理抛光表面。因结构化纹理表面的生成会阻碍粗糙度的进一步降低,面粗糙度((6(6)只能从8.67±0.12μm下降到0.79±0.06μm。为了研究微束等离子弧抛光过程中奥氏体不锈钢基体微熔池演变的动态过程,构建了包含磁场、电场、流动场、温度场的微束等离子弧抛光过程的二维轴对称瞬态模型,并在COMSOL Multiphysics 5.3平台上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在该模型中,由于通过功率谱密度法表征了真实表面形貌,与理想平面的模型相比,可准确模拟出表面凸峰附近出现的电流密度聚集现象,且所模拟的温度误差小于8%。模拟结果可用于分析等离子弧温度分布、基体液相熔池分布、气-液交界即所加工表面轮廓演化规律。通过模拟发现,原始表面各处存在的曲率差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趋向一致,从而平滑原表面轮廓上的高频成分,但Marangoni效应会继续驱使熔池内的速度方向由熔池中央指向熔池边缘,形成中心低边界高的熔池表面,增加抛光后表面轮廓上的低频成分。通过附加初始高斯分布温度场,模拟了不同扫描间距对抛光影响规律,发现随着扫描间距的减小,熔池内Marangoni效应会减弱,所生成的低频结构的峰谷高度差会随之减小。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扫描间距对多道线性扫描抛光效果的影响机制。
其他文献
石墨烯的巨大成功掀起了其它类似二维(2D)材料的研究热潮。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s)作为2D材料大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员,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在光电子、电子、电催化、能源存储与转化以及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TMDCs成为了2D材料中的热点材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巨大关注。深刻理解TMDCs的生长动力学以及微结构演变过程对其在不同领域中优异性能的实现十分重要。原位透射电镜技术是
独特的资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火电作为电力供应基石。近年来燃煤电厂常规污染物排放已得到严格控制,痕量重金属污染日益引发全球关注。燃煤电厂是我国环境中硒的主要人为来源,而硒的过量排放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必须高度重视燃煤过程中硒污染问题。利用现有烟气净化装置实现多污染物联合脱除,是目前重金属控制的主要策略。由于硒与硫的相似性,硒污染物在烟气中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成为硒控制的核心设备。但现有
状态估计是电力系统调控中心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应用,担负着通过全网各处采集的量测数据准确评估系统运行状态的任务,其所得结果不仅是其他调度自动化应用的输入,也是调控人员合理下发调度指令的参考依据,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至关重要。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新型电力元件的涌现和电网结构的发展变迁,电力系统不同主体间的协调交互更加频繁,促使非专有信息通信技术逐步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普及,信息空间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吸光系数高、载流子扩散距离长和能带间隙可调等优点,因此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作为吸光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近年来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自2009年问世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光电转化效率不断攀升。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已经突破了25%,商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可观。然而,钙钛矿电池较
截至2020年,光纤接入系统在全国的部署已经覆盖超过4亿个用户。随着网络业务的爆炸式发展,对接入网容量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系统将需要满足更高速率、更长传输距离、更多用户以及不同的场景需求。相干检测、偏振复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相干PON成为满足未来光接入系统升级扩容的关键技术方案。本论文主要对面向未来的相干PON技术展开研究,
由于具有广泛而且优良的功能特性,铁电材料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这些特性可以设计和制造先进的电子、光电和机电功能器件。与块体材料相比,低维铁电材料具有一些新奇的特性,例如纳米尺度极化旋涡畴构型的形成和演化模式,借此可以拓展许多潜在工程应用。然而,在铁电器件的制备与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和生成各种物理缺陷,这些缺陷对铁电材料的极化特性会有强烈影响。因此研究含缺陷的纳米铁电薄膜中极化旋涡畴的
【目的】移动医疗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就医体验和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撑,有望缓解“看病难”问题。在当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挖掘移动医疗服务使用与影响机制是促进移动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聚焦移动医疗服务使用与线上线下影响机制,从就诊全流程视角,基于资源稀缺、渠道互补、归因、不确定性、信息透明度、信息整合以及服务质量等理论,探索诊前患者移动医疗服务使用影响
水电机组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装备,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为大型水电机组配置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支持机组运维科学决策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识,其中基于振动信号的方法最为有效,应用也最为广泛。水电机组是一个强耦合、复杂非线性的系统,其振动受到机械、水力、电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此外由于水电机组承担电力系统调峰、调频任务,运行中经常启停,工况切换频繁,其振动信号表
由于软物质(软材料)在软体机器人、柔性电子和柔性医疗器械中具有广泛应用,其制备工艺和力学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巨大提升。为了使软体结构能更精准、更高效地执行功能,相关的力学建模与分析必不可少。在已有工作中,软体结构的大变形行为研究主要借助实验测试和商业仿真软件模拟等手段。实验测试和仿真模拟的手段既降低了力学分析的效率,又难以全面揭示和理解软体结构的大变形机理。软体力学作为一门介于经典固体力学与经典流体力
【目的】收集行新辅助化疗(NACT)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NACT前后的肿瘤组织,利用七色免疫组化技术,分析NACT前后配对肿瘤组织样本中免疫指标的改变,评估NACT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探究其与NACT治疗反应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为寻找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扩大NACT敏感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FIGO分期为IB3、IIA2、IIB及以上期别的宫颈癌患者,患者行1~2疗程的NACT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