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黄冶窑白瓷的原料来源和烧制工艺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巩县黄冶窑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面积最大、质量最精的三彩窑址,解决了多年来关于烧制唐三彩窑口的历史悬案,是我国陶瓷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巩县窑还是贡白瓷的官窑作坊之一,那么它所烧制的白瓷是不是也像唐三彩一样,细致精美,影响深远。黄冶窑不同时期的白瓷,釉料配方是否有相同之处,烧制工艺掌握如何等,都是考古研究分析的方面。本文以黄冶窑白瓷四个时期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一些现代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黄冶窑四个时期白瓷物理性能差别不大,黄冶窑一期样品平均吸水率空隙率和黄冶窑三期样品大小几乎相等,黄冶窑二期样品最低,黄冶窑四期样品最大。这说明四个时期样品在原料选取和烧制工艺上有所改变,黄冶窑白瓷烧制在发展变化中。黄冶窑四个时期样品的体积密度和表面密度略有差别,说明黄冶窑四个时期的烧制情况相近。2.由黄冶窑白瓷的釉的反射光谱和主波长值,可以看出:黄冶窑一期样品主波长大小不一,平均水平不高,虽能达到白瓷白度的要求,但泛青样品居多;黄冶窑二三期样品,样品的主波长和主波长时反射率有所提高,泛青现象减少;黄冶窑四期样品主波长和反射率都非常高,泛青现象已经很少出现;这说明黄冶窑白瓷的烧制技术逐渐发展到了成熟阶段。3.分析黄冶窑四个时期的PIXE数据可知,四个时期样品的胎原料来源非常相近,取自同一地点;釉原料来源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四期样品几乎全分布在第三类,这说明四期釉的原料经过了严格的筛选。4.通过SEM实验观察,黄冶窑白瓷胎釉中间层都有气泡出现,并且有大量针状钙长石结晶,结晶现象非常明显;黄冶窑各个时期白瓷胎体中都有较多的气孔和溶洞,说明黄冶窑胎中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黄冶窑各个时期的釉中都有析晶和分相现象。5.黄冶窑白瓷的各个时期胎中物相中,主要都是莫来石、α石英和方石英。他们的含量差别很小。这证明了黄冶窑胎体中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而且胎体的原料取自同一地点,或相近地点。黄冶窑白瓷的烧制温度在1300°左右。
其他文献
热输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能量传输方式之一。人体就有着良好的热输运控制能力,能够让身体各个器官的温度保持在最合适的范围。那么人们能否能像控制电
近年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敏感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缺陷可改变传感器的气敏性能,为设计高性能气体传感器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纳米结构氧化锌(Zn O)形貌丰富多样,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Zn O,并制成气体传感器,对比研究了材料微观结构对气敏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气敏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采用不同的方
本文研究了单模光场与E型三能级原子依赖强度耦合系统的量子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旋波近似以及共振条件下该系统中原子偶极压缩效应、光场光子反聚束效应以及场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