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它们被部署在所需监测的目标区域。这些节点协作地感知和处理监测区域中的信息,即能够用来获取客观物理世界的信息。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和栖息地的监测和预报、智能家居、火灾探测、机械监控、工农业控制、危险区域远程控制和城市交通等诸多领域。因此WSNs在计算机领域中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路由协议是WSNs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因为对传统的有线和无线网络适用的路由协议并不能适用于WSNs的拓扑结构,所以必须为WSNs设计合适的新路由协议。目前,大量适用于WSNs的路由协议被提了出来,如基于LEACH和LEACH-C协议的分簇算法的研究就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章首先概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内容,如其定义、特征、应用、主要技术和当前研究现状。然后简单介绍了无线传感器中的典型路由协议,接着着重对LEACH和LEACH-C协议的运行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针对它们的不足做了改进,提出了两种新的分簇算法CBMBC和IEEC,并分别对两种算法做了理论正确性分析和仿真证明。 在CBMBC中,提出了一种圆形网络中分环多跳的均匀分簇协议,将圆形网络划分为等宽的环,在不同环上设置大小均等的簇规模,每一层环中簇头的能量同构,不同环中簇头的能量异构,每层环上的普通节点将收集的数据以单跳方式发送给本簇中的簇头,位于外环上的簇头则通过位于相邻内环上的簇头将数据以多跳的方式发送给位于圆环中心的基站。同时,根据普通节点的能耗和每层环上簇头和基站的相对距离设置簇头的初始能量。理论与仿真结果证明,和LEACH以及LEACH-C相比,CBMBC可以延长网络的寿命。 在IEEC中提出了一种能量有效的分簇协议,簇头节点的高能量负载被每个簇中选出的发送节点所分担。簇头节点和发送节点的选择分别基于网络中节点的平均剩余能量和每个簇中成员节点的平均能量以及相对距离。由于簇头的能量负载被大大降低,因此不需要进行全局的簇重构,避免了大量能量的额外开销。并且发送节点在簇内的轮转又进一步均衡了每个节点的能耗。因此,算法既可以均衡簇头和普通节点的能耗,又可避免全局簇重构带来的巨大额外开销。理论与仿真实验证明,和LEACH以及LEACH-C相比,IEEC可以延长网络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