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经济近年表现非常出色,但全球国际收支出现了增加的不平衡,带来了全球流动性过剩,由于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等原因,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美国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经济全球化加深使得国际资本流动更为频繁,尽管在法规限制层面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依然较为严格,仔细观察已实现的资本流动可发现,中国的资本自由化似乎已经达到相当高度。那么,在中国目前的上述条件下,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了避免发生金融危机,如何管理中国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呢?是加速推进,还是放慢其进程,或重新实行更严格的资本管制?论文紧扣后WTO时代的中国国情分析了中国现在资本管制的有效性,论述了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面临的重要条件,运用情景假设分析指出伴随自由化可能出现的重要问题。论文深入到微观基础,具体探索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的套利途径及影响。当前国际投机资本在我国的套利方式主要有:①投资于货币市场坐等人民币升值;②在NDF市场赌人民币升值;③投资于资本市场同时追求资产价格收益和汇率升值收益;④投资于房地产市场;⑤其它。并在此基础上围绕金融开放的经济体中资本流动、利率、汇率之间的关系论述资本账户自由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主要探讨了抑制国际投机资本流入而采取的“利差”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为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而采取的放松资本流出管制的政策的可能后果及主要风险。我们的研究表明:与人民币预期升值率的变化相比,“利差”的变动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力要小得多。因此,国内的利率政策可用于抑制投资过热和信贷过快增长而不用太担心提高利率会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大的影响。要真正抑制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必须有效应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寻求治理内外部失衡的政策组合。而“严进宽出”的资本管制政策即使愿望良好,在实践中很可能演变为更多的资本流入以及对资本跨境流入流出的失控。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稳定汇率、紧缩货币与改善银行效益三者难以兼顾的矛盾。论文还探讨了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人们最为关心的方面;金融风险。论述在中国目前特定的金融市场发展阶段,与“汇率刚性”有着密切联系,过多的流动性无序分流至中国房地产领域及资本市场时所产生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在此环境下资本市场对外资的开放及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