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是学习实践的不懈追求,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具有革命性影响。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兴起、面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布及“课堂革命”号角吹响,关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映照课堂的产物——智慧课堂,探讨如何通过打造智慧课堂,切实促进学生智慧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及实践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系统论视阈下,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模型,探究、揭示、刻画智慧课堂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内在结构,以求为构建智慧课堂,开展智慧教学实践提供参照。扎根课堂教学现实境脉,着眼智慧及智慧教育理念的实践内涵,本研究在总结实践及文本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向度”视角,构建并验证了智慧课堂模型。首先,本研究挖掘、归纳了生活实践场景中智慧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智慧课堂研究的理论源流及基础;以其为基础,着眼“向度”视角,在理论层面提出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理论框架;为验证模型,依据模型框架,设计开发了数据获取工具,并用以收集验证数据;然后,基于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计算智慧课堂模型各要素间的定量关系,在微观“量”的层面,分析、验证并确定了智慧课堂环境对学生智慧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及路径,进而确立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最后,依据模型要素及其之间的逻辑理路,提出了构建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并针对多个学科,分别设计了智慧课堂教学案例。整个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提出了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基于实践文本的分析,提出了“智慧是学习实践的根本追求,发展学生智慧,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具思维、价值思维及意义思维”的观点。澄明智慧课堂理念旨在“秉持智慧作为教育目的对课堂变革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革命性作用”。进而,提出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智慧课堂是教师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要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组织、支撑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开展,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工具、价值及意义思维协调发展的教学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课堂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问题解决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意义分析理论、课堂环境理论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理论等,为认识智慧课堂的内在逻辑及构建智慧课堂模型提供依据。二、构建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理论框架为刻画智慧课堂系统的内在结构及关键逻辑,本研究从“向度”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收集了课堂系统的构成要素,提出了课堂时空观,进而对要素进行分层归置;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意义分析理论、课堂环境理论及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理论等,开发了课堂要素的提取工具,进而提取了智慧课堂的关键要素;在探讨、分析智慧课堂环境要素与智慧要素发展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初步构建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详言之,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可以划分为物理层、活动层、目的层三个层级;物理层由技术支持要素构成,活动层由问题创设、情境创设、启发评价三个要素构成,目的层则由工具思维、价值思维、意义思维三个要素构成;就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言,一般存在两种关系,即生成关系及促进关系。三、验证、确立并阐述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为验证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科学性,实证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其定量关系,本研究依据智慧课堂关键要素的内涵,编制了用于验证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数据收集工具;以初中学段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验证数据,对问卷数据进行预分析及处理,并修正问卷,以保证问卷及数据的有效性;基于所收集的、经过预处理的验证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各要素的测量指标及各要素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及验证,最终确定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立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具体而言,问题创设、情境创设直接影响工具思维的生成发展;情境创设直接影响价值思维的生成发展;启发评价、问题创设直接影响意义思维的生成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正向优化调节活动要素对智慧要素的影响作用,如有助于优化问题创设对工具思维的影响,优化情境创设对工具思维、价值思维的影响,优化启发评价对意义思维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直接影响价值思维、意义思维的发展,但可以直接影响工具思维的发展。四、阐述了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并设计了具体案例为充分发挥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对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智慧课堂向度模型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提出了构建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包括智慧课堂构建的整体原则及具体方法两部分。具体而言,文章阐述了构建智慧课堂所应把握的课堂目标多元高阶化、学习活动任务化、学习过程多维动态化、教学指导个性化、技术支持丰富化、智能化等原则;并分别阐述了指向发展学生工具思维、价值思维、意义思维的课堂要素构建的具体方法;最后,依据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及构建策略等理论成果,针对“文、理、艺”等典型学科,分别设计了智慧课堂教学方案,以求为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切实的方法支撑及案例参照。综上而言,本研究着眼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模型构建,主要探讨了当今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两个重要的时代主题,即“教育目的定位走向”及“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育目的实现”的问题。本研究相信,以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撬动学校教育改革,深入课堂境脉,实现课堂变革,必定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