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模型构建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是学习实践的不懈追求,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具有革命性影响。随着智慧教育理念的兴起、面向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颁布及“课堂革命”号角吹响,关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映照课堂的产物——智慧课堂,探讨如何通过打造智慧课堂,切实促进学生智慧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及实践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系统论视阈下,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模型,探究、揭示、刻画智慧课堂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内在结构,以求为构建智慧课堂,开展智慧教学实践提供参照。扎根课堂教学现实境脉,着眼智慧及智慧教育理念的实践内涵,本研究在总结实践及文本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向度”视角,构建并验证了智慧课堂模型。首先,本研究挖掘、归纳了生活实践场景中智慧的丰富内涵,提出了智慧课堂研究的理论源流及基础;以其为基础,着眼“向度”视角,在理论层面提出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理论框架;为验证模型,依据模型框架,设计开发了数据获取工具,并用以收集验证数据;然后,基于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计算智慧课堂模型各要素间的定量关系,在微观“量”的层面,分析、验证并确定了智慧课堂环境对学生智慧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及路径,进而确立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最后,依据模型要素及其之间的逻辑理路,提出了构建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并针对多个学科,分别设计了智慧课堂教学案例。整个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提出了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基于实践文本的分析,提出了“智慧是学习实践的根本追求,发展学生智慧,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工具思维、价值思维及意义思维”的观点。澄明智慧课堂理念旨在“秉持智慧作为教育目的对课堂变革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革命性作用”。进而,提出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智慧课堂是教师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要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组织、支撑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开展,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工具、价值及意义思维协调发展的教学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课堂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问题解决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意义分析理论、课堂环境理论及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理论等,为认识智慧课堂的内在逻辑及构建智慧课堂模型提供依据。二、构建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理论框架为刻画智慧课堂系统的内在结构及关键逻辑,本研究从“向度”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收集了课堂系统的构成要素,提出了课堂时空观,进而对要素进行分层归置;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意义分析理论、课堂环境理论及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理论等,开发了课堂要素的提取工具,进而提取了智慧课堂的关键要素;在探讨、分析智慧课堂环境要素与智慧要素发展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初步构建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详言之,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可以划分为物理层、活动层、目的层三个层级;物理层由技术支持要素构成,活动层由问题创设、情境创设、启发评价三个要素构成,目的层则由工具思维、价值思维、意义思维三个要素构成;就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言,一般存在两种关系,即生成关系及促进关系。三、验证、确立并阐述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为验证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科学性,实证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其定量关系,本研究依据智慧课堂关键要素的内涵,编制了用于验证智慧课堂向度模型的数据收集工具;以初中学段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收集验证数据,对问卷数据进行预分析及处理,并修正问卷,以保证问卷及数据的有效性;基于所收集的、经过预处理的验证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各要素的测量指标及各要素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及验证,最终确定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立了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具体而言,问题创设、情境创设直接影响工具思维的生成发展;情境创设直接影响价值思维的生成发展;启发评价、问题创设直接影响意义思维的生成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正向优化调节活动要素对智慧要素的影响作用,如有助于优化问题创设对工具思维的影响,优化情境创设对工具思维、价值思维的影响,优化启发评价对意义思维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直接影响价值思维、意义思维的发展,但可以直接影响工具思维的发展。四、阐述了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并设计了具体案例为充分发挥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对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智慧课堂向度模型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提出了构建智慧课堂的具体策略,包括智慧课堂构建的整体原则及具体方法两部分。具体而言,文章阐述了构建智慧课堂所应把握的课堂目标多元高阶化、学习活动任务化、学习过程多维动态化、教学指导个性化、技术支持丰富化、智能化等原则;并分别阐述了指向发展学生工具思维、价值思维、意义思维的课堂要素构建的具体方法;最后,依据智慧课堂向度模型及构建策略等理论成果,针对“文、理、艺”等典型学科,分别设计了智慧课堂教学方案,以求为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切实的方法支撑及案例参照。综上而言,本研究着眼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课堂模型构建,主要探讨了当今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两个重要的时代主题,即“教育目的定位走向”及“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育目的实现”的问题。本研究相信,以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撬动学校教育改革,深入课堂境脉,实现课堂变革,必定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储量的减少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制约,寻求高效、低碳、环境友好的能源方案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主流方向。近年来,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2,sCO2)为工质的布雷顿动力循环因其高效能潜力、高能量密度、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下一代核能和太阳能领域最具潜力的动力循环之一。虽然该循环的诸多优点令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距离工程应用还有较多的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鉴证的依赖程度和专业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监管部门、市场和公众对行业执业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迫切需要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质量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如何提升审计质量一直是国内外监管部门致力于解决的一大根本性问题。安然事件之后,各国均试图通过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始终是社会经济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不同水平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性、二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路径方式及空间效应等问题的解决,无疑对区域内人力资本经济效能提高、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人力资本投资权衡等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正是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在多种视角下探讨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寻找最合适层次人力资本以发挥最大效用,进而为激发落后板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给全球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给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能,同时也对劳动者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结合不同研究背景和方法对该问题研究所得结论均不相同,这给继续研究该问题提供了空间。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将技术创新划分为新任务创造和自动化
黄道周是晚明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书法家。关于黄道周的书法定位问题,目前尚存在着一些不足。文章尝试从思想史与书法史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深化对黄道周书法的研究。文章从明代思潮的复杂性入手,首先讨论在明初程朱理学关照下的文化景观。伴随着明中叶已降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发展,僵化了的程朱理学无法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与冲突,进而出现了三股新思潮——复古思潮、心学思潮以及经世思潮。通过对这三股思潮的产生机制
科技创新伴随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增强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正处于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加强建立起以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当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经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企业高质量来实现,尤其是需要科技含量高的科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抽象和浓缩的信息载体,打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有看和写的功能,与人类的历史一起发展。在没有数字化保存设备之前,文字通过石刻、铜铸、毛笔或硬笔书写等方式呈现在兽骨、金属、岩石、竹木、纸张等载体上,随成像技术的发展,文字搭载图像进行传播,如照片、扫描图像等。文本识别技术起源于文档文本识别,目前在手写文本、自然场景文本等文本的识别上仍有广泛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的文本识别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商业综合体的数量呈现出喷井式的增长态势,资源及功能的有机组合已使商业综合体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复杂系统,伴随着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起火原因复杂、火灾蔓延途径多、疏散逃生和应急救援困难等消防难点。商业综合体重特大火灾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会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的失调、城市机能的失灵、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瘫痪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国内外商业综合体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
增材制造(AM)又被称为3D打印,是指直接使用数控系统将粉末材料叠层堆积,进行零部件热加工的制造工艺。粉末颗粒材料的尺寸、热物理性能及喷粉工艺参数均将对增材制造产品的加工温度产生重要影响。金属颗粒在高温的作用下逐渐累积成型,温度场的大小与分布将对构件残余应力的分布、残余变形的大小、增材构件微观组织形貌产生重要影响。增材构件内的拉伸残余应力将使得构件的疲劳强度降低,服役寿命降低。较大的拉伸残余应力甚
学界对张廷济(1768—1848)的评价众说纷纭,或有訾议其小学、书法成就与商人身份,而不能客观认识其价值者。本文以现存张廷济的稿本及影印本日记等资料入手,结合张廷济《桂馨堂集》及相关金石题跋文献,比勘现存实物、拓本、图像等,对张廷济及清仪阁金石鉴藏状况加以综合考察,力求全面、立体地确认并还原清仪阁在清代金石鉴藏史上的价值和地位。乾嘉以来,吉金鉴藏向以嘉兴为盛。嘉兴金石家张廷济清仪阁所藏古物,从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