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价值取向及受众关系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消费主义理论为切入点,对当代受消费文化影响的新闻价值取向进行研究。这里之所以说“新闻价值取向”,而不说“新闻伦理”,在于笔者尽可能地将意识形态影响和道德判断排除在文章之外,试图从纯技术的角度对本论题进行考察。在第一章中,我对消费文化的兴起做了简单的回顾。消费文化指消费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主要诞生于西方二战后,其社会文化基础是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这一章中,我主要论述了当社会进入消费社会之后,人们的行为模式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当现代传媒和消费主义结合的时候,互相怎样影响对方。首先,消费主义兴起之后,是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之下,迅速走向兴盛的;其次,现代传媒和消费主义积极“合谋”,从而让“消费”这一行为模式被广为接受。最主要的,则是消费主义对传媒的影响。文章主要论述了在消费社会中,传媒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本文只讨论新闻是如何成为一件消费品的。而成为了消费品的新闻,其本质又有哪些变异。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之上,论述成为消费品的新闻其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如随意删减不受欢迎的版面、有偿新闻和假新闻的泛滥等。其中第二节着重讨论了新闻受消费者口味的影响,导致其价值取向不断改变,且社会公用逐渐丧失的现状。最后一章,则是以美学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来论述导致消费社会新闻价值取向变异的原因,并给出笔者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是形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状
“俭”,作为一个伦理道德范畴,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单从其字面意义来讲,“俭”有很多种意思。俭jiǎn【释义】节省;不浪费:俭朴;勤俭;省吃俭用。俭形声。从人,从佥,佥亦声。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哲学已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热点和生长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加拿大籍哲学家马里奥·奥古斯托·邦格(Mario Augusto Bung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马克思实践观为理论基础,从生活美学的角度,在进一步系统研究审美文化的内涵、审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性的终极关怀,寻找审美文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