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海洋污染物对褐菖鲉肝HSP60和HSP70蛋白含量的影响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imi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应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种生物体内普遍适用并高度存在的应激蛋白,在外界污染影响下,HSPs的表达量发生变化,能快速保护细胞对抗外源性或内源性应激的攻击,提高细胞的修复能力并增强细胞对付应激的耐受程度。HSPs的诱导被认为是反映环境污染状况最灵敏的生物学反应之一,本文着重研究海洋鱼类HSP60和HSP70蛋白对常见海洋污染物的响应规律,探讨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本研究利用蛋白印迹法测定不同浓度石油水溶性成分(water soluble fraction,WSF)(20μg·L-1、40μg·L-1、80μg·L-1、160μg·L-1、320μg·L-1)、Cd和Pb(0.8μg·L-1、4.0μg·L-1、8.0μg·L-1、40μg·L-1、80μg·L-1)单独污染后,以及WSF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后褐菖鲉肝HSP60和HSP70的表达量,分析不同类型污染后HSP60和HSP70蛋白含量之间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WSF单独污染的剂量-效应实验表明,不同浓度WSF单独污染5d后对HSP60和70蛋白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延长暴露时间可显著诱导HSP70的表达,抑制HSP60的表达。  (2)重金属单独污染的剂量-效应实验表明,0.8μg·L-1的Cd显著抑制HSP60蛋白的表达,但是4.0μg·L-1和更高剂量的Cd显著诱导HSP60的表达。Pb整体而言显著抑制HSP60蛋白的表达。Cd和Pb对HSP70的剂量-效应影响规律非常相似:在0.8μg·L-1时即出现显著抑制,在4.0μg·L-1恢复至对照组水平,随浓度增大,HSP70蛋白含量又出现显著下降,整体表现为抑制效应。  (3)重金属单独污染的时间-效应实验则显示Cd和Pb对HSP蛋白含量的影响规律非常不同。Cd在暴露的第6d才开始显著诱导HSP60蛋白含量,且随时间延长蛋白含量保持稳定;而HSP70蛋白在第2d即被显著诱导并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18倍,随后缓慢下降至对照水平。Pb仅在第10d显著诱导HSP60和HSP70蛋白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的3.0倍和7.5倍。  (4)复合污染的剂量-效应实验表明,随着WSF+Pb浓度的增大,HSP60和HSP70蛋白表达量增加,且HSP60被显著诱导。但当WSF浓度超过80μg·L-1之后,HSP60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HSP70在80μg·L-1WSF+8μg·L-1Pb时被显著诱导,其他浓度时HSP70蛋白表达则没有显著变化。WSF+Cd复合污染对HSP70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只有40μg·L-1WSF及80μg·L-1WSF和40μg·L-1Cd复合污染时才会显著诱导HSP60表达,其他浓度对HSP60的影响也不显著。  (5)复合污染的时间-效应实验结果表明,WSF+Pb复合污染显著抑制HSP70蛋白的表达;在污染的第2d诱导HSP60的表达,但在第8d却又抑制HSP60的表达。HSP60、HSP70蛋白含量随WSF+Cd复合污染时间延长有所波动,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  (6)综合而言,HSP70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海洋复合污染。
其他文献
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C12H18Br6)作为全球用量最多的三大溴代阻燃剂之一(另外两种是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和四溴双酚ATetrabromo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是遵循资源“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建
本实验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两块连续(7年和11年)不同施肥措施的长期定位试验田的四个不同施肥处理自2005年3月至9月七个月进行土壤基础呼吸、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
本研究针对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能耗大、基建和运行费用高、低温运行效果差等缺陷,采用好氧反硝化工艺处理人工模拟含氮污水,实现好氧条件下同一反应器内全程生物脱氮过程。采
石油及其产品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处置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污泥,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大港油田含油污泥现场调研,针对含油污泥具有含油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