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亲水薄膜的制备及超亲水机理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eng20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亲水表面因其自清洁、防雾等特点,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工农商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其中含Si和Ti等物质的超亲水表面更是研究与开发的热点问题。  本论文从超亲水机理的研究出发,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超亲水性能的SiO2薄膜、TiO2薄膜、Si-Ti复合薄膜和掺杂型TiO2薄膜。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对溶胶的粒径大小进行测定,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接触角测定仪(CA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薄膜的透光率、亲水性、粗糙度进行表征,并通过对甲基橙紫外光降解实验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质进行表征。论文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为本论文最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目前超亲水的两大机理——粗糙度致超亲水和光致超亲水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对机理的研究,采用SiO2溶胶和TiO2溶胶复配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粗糙度与光协同效应致超亲水的Si-Ti复合薄膜,此薄膜能克服粗糙度致超亲水和光致超亲水所存在的不足,实现全天候的超亲水性。  第二部分,将溶胶法制备的SiO2溶胶与锐钛型TiO2溶胶于低温下分别采用单层法和双层法制备出具有光致超亲水性能的Si-Ti复合薄膜,单层法制备的薄膜于光照前即接近超亲水状态,而双层法却具有另一显著优点——比空白玻璃基片透光率高约3%,两种薄膜经紫外光照后均能达到超亲水状态,其中水滴于双层法薄膜上能够快速铺展直至对水接触角(WCA)为0°。此法制备的薄膜不需要经过高温处理,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第三部分,通过对TiO2薄膜进行改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系列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离子掺杂的TiO2薄膜,结果发现,掺杂物的加入能够显著改变TiO2薄膜的性能(如透光率、亲水性和光催化性能等),其中Cu2+的掺入可以使得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提高一倍有余。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社交平台的发展,在4G时代,网民与媒体的接触时间将被移动社交“绑架”。据央视市场研究机构(CTR)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的网民媒体查看手机96次,平均每小时6次。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及微信支付、微信购物等其他功能的延伸,微信将彻底衍变成一种在线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微信,期望有效地开展微信营销。然而,企业到底该如何利用微信建设和传播品牌?笔者认为可以从
贵州省水利厅离退休干部摄影作品选登
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1913年前后由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J.J.Thomson研制的抛物线质谱装置;1919年英国科学家F.W.Aston制成了第一台速度聚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