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视频的思维导图生成方法及其在中职教学的应用

来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minn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视频学习方式被中职学生广泛接受,在海量的互联网视频中快速地筛选视频内容,高效地学习视频知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教学视频的思维导图自动生成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视频摘要,方便学生了解视频内容和形成知识框架。基于生成的思维导图在中职学校设计并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基于教学视频生成思维导图的方法。首先,对视频数据进行人工标注,将其分割为不同主题下的子视频,并针对子视频进行音频转写得到文本数据;其次,对文本数据进行中文分词、词性标注和摘要提取操作,得到各个主题下的文本摘要;再次,通过对文本摘要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和语义依存分析来辨析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构建关键词的层级关系;最后借助Graphviz可视化工具形成思维导图图示。(2)基于生成的思维导图设计了中职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实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设计了基于生成思维导图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过程。在课前准备阶段,将生成的思维导图作为先行组织者,通过展示教学视频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课中学习阶段,通过分析生成的思维导图骨架和完善生成的思维导图细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在课后巩固阶段,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迁移,拓展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3)基于生成的思维导图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了教学实验。采用访谈分析法对生成思维导图的质量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实践证明,基于生成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的肯定,能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交际方式,单独以文字符号构建的语篇已不能满足意义的表达,它需要与其他的符号资源整合起来创造意义,多模态语篇分析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作为教学中的重要媒介,教科书语篇也呈现出显著的多模态特征,并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本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至2013年出版的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为研究对象对其概念意义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运
学位
在技工学校的课程中,英语学科是一门必修的基础文化课。但是技工学校学生总体上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动机不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成效。提高技工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一线英语教师直面的课题。2005年,匈牙利语言学家D?rnyei提出了第二语言动机自我系统的研究框架(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简称L2MSS理论),适合不
近年来,课堂话语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热门领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英语课中教师话语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语言,也是实施教学的工具。然而对教师谈话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大学和高中阶段。在比较这两类教师的教师话语时,大多数研究都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课堂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刚工作几年的新手教师和经验丰富的熟练教师在教师话语上也有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对比研究初中英语课堂中新手
在当今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中,平台和内容生产者似乎都在追求“快”,视听元素在传播链条中越来越突出,深刻改变着传播的形态、路径和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新媒体时代的图文讲究精简有趣,短视频这个“轻骑兵”已经催生了“全民拍客”的诞生,而VLOG的入场更是将“小我”搬上了移动荧屏。然而,“快”是受众内容取向的唯一方向吗?现象级慢直播的“出圈”与亿万“云监工”的走红都在验证一点:无论快慢,能否让受众产生共识,获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公共安全需求的持续增长,社会防控工作亟需更多安防与监控行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为此,人才培养目标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变化的中职Y学校,设置了“安防与监控技术”专业,开设了《智能家居安防技术》专业课,培养“安防与监控”行业一线岗位所需的安防管理系统安装、维修、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智能家居安防技术》课程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