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性场所是承载着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重要艺术作品,通常以纪念性场所的各种元素为依托向广大参观者阐述一段重要的历史、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或者一种优秀的文化,使参观者产生心理与行为上的情感共鸣,充分的体现纪念性场所的主题精神。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各地纪念性场所的不断兴建,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但也有相当多的作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仅关注景观效果,忽视了纪念性场所精神的表达,致使纪念性场所未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重庆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纪念性场所的建设速度是紧跟时代步伐,相续建设了一大批纪念性场所。在重庆纪念性场所的设计与营造过程中,重庆所特有的地域文化与历史人文传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山地地形、革命文化、三峡以及巴渝文化等都参与到纪念性场所精神表达中;但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缺乏一个对重庆主城区纪念性场所系统的理论的指导,因此也造成了部分问题,如盲目建造,缺乏主题等现象。本文借鉴前人的分类方式,依据重庆特色,对重庆主城区纪念性场所进行分类,并从各类纪念性场所的设计及精神表达方面出发,结合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法,对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及分析。运用纪念性场所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重庆主城区各类纪念性场所的设计及精神表达进行研究,提炼出各类纪念性场所设计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各类纪念性场所的设计规律和方法,最终总结出重庆主城区纪念性场所设计及精神表达与体验方面所特有的规律和方法。本文对重庆主城区纪念性场所进行研究,将已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在探讨重庆主城区纪念性场所设计规律与方法的过程中,对重庆主城区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纪念性场所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期能对重庆主城区纪念性场所的规划设计及建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并为更广区域的同类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