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i<,1-x-y>Co<,x>Mn<,y>O<,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的拓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中主要采用LiCoO2作正极材料,但由于价格和安全性的问题,LiCoO2已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正极材料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研究的热点。与LiCoO2相比,LiNi1-x-yCoxMnyO2具有成本更低,安全性能更好等优点,不仅能取代LiCoO2应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而且在动力电池等大功率锂离子电池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LiNi1-x-yCoxMnyO2的合成及其组成、结构、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063048方型电池为例研究了LiNi1-x-yCoxMnyO2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文先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燃烧法合成了LiNi0.4Co0.2Mn0.4O2,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LiNi0.4Co0.2Mn0.4O2的共沉淀法合成为例,深入研究了合成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采用优化的工艺分别合成了LiNi0.4Co0.2Mn0.4O2,LiNi0.6Co0.2Mn0.2O2,LiNi1/3Co1/3Mn1/3O2三种化合物。并采用SEM,XRD,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合成的LiNi1-x-yCoxMnyO2系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 本文分别合成了七种不同组成的LiNi1-x-yCoxMnyO2化合物。并研究了该类材料中组成与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了Co含量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含量的增加,c、a 值不断下降,c/a值上升,I003/I104逐渐增大,而反映材料中阳离子混排效应的R值逐渐减少。因此,Co能明显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抑制层状结构的阳离子混排效应,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本文还研究了Ti、Mg复合掺杂和Al2O3包覆来改善LiNi0.4Co0.2Mn0.4O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Ti、Mg复合掺杂能显著减少LiNi0.4Co0.2Mn0.4O2层状结构中的阳离子混排效应,改善材料的倍率特性,尤其是提高了大电流放电情况下的放电平台保持率。交流阻抗谱图研究表明,Ti、Mg复合掺杂能明显抑制LiNi0.4Co0.2Mn0.4O2在大电流放电过程中电化学反应阻抗的增加。Al2O3包覆能明显改善LiNi0.4Co0.2Mn0.4O2的循环性,但随着包覆量的增加,可逆容量迅速下降。研究表明,包覆0.3%(质量比) Al2O3的LiNi0.4Co0.2Mn0.4O2具有较高的容量和很好的循环性能。交流阻抗谱的研究表明,包覆后的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结构稳定,电化学阻抗变化很少,因此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文最后还研究了以LiNi0.4Co0.2Mn0.4O2为正极,改性石墨为负极的实际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热安全性能,并与LiCoO2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LiNi0.4Co0.2Mn0.4O2应用于实际锂离子电池时具有与LiCoO2相当的容量及更好的循环性能、耐过充性能和热安全性能。通过改进电池工艺,该材料做成的063048电池在2.75~4.2V下,以1C电流充放电,具有805mAh的放电容量,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达96.2%。以LiNi0.4Co0.2Mn0.4O2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性能随温度变化很明显,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在55℃下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仍达79.3%。研究结果表明,与LiCoO2相比,该材料不仅可以替代LiCoO2用于小型锂离子电池,而且还在笔记本电池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锂离子电池应用中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泡沫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孔金属材料。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科技者的注意。 实验主要采用熔体发泡的方法制备成型泡沫铝。在640~720℃,铝熔化而具有较好的流动
从本世纪初开始,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加成Aldol反应是构建C-C键最有效的有机合成方法之一,而有机小分子在不对称催化领域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最具活力的领域,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不含金属离子且在反应过程中不需要对反应底物进行任何修饰等特点,它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不对称催化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和合成高对映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的手性催化剂。本文从廉价、易得的3-羟基-2-萘甲酸出发,设计及合成了具有
学位
以具备特定功能和性质的两亲分子为主体构筑新型智能胶束是聚集体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拟通过单、双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添加剂形成稳定的复配体系,利用分子间多重弱相互作用构筑温度调控的智能型胶束溶液。以流变测量为主要研究手段,测定智能型胶束形成、结构转化及温度调控过程中的粘弹性行为,并得到相关的动力学参数。结合核磁、电镜、电导等技术,系统考查温度调控下智能胶束的构筑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反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在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两种聚合物的导电性方面的一些应用,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碳纳米管的纯化、表面修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到了一
目前,自由基聚合产物在高分子聚合物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60%以上),这是由于大多数乙烯基单体适合于自由基聚合,聚合温度范围宽,许多单体容易发生共聚,体系排除氧后在水溶液中也能进行,但是传统自由基聚合反应有失控行为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链结构、聚合物组成及末端官能度失控,有时甚至发生支化、交联等,严重影响了聚合物的性能。这样能够合成结构可控聚合物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王锦山、K.
当今,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城市环境中的重点污染物当数可吸入颗粒物,其中最为严重的是PM2.5,即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PM2.5的浓度超标程度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都十分的严重,目前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环保研究部门都给予其高度重视。本文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对PM2.5中的水溶性硝酸根离子、铅离子以及铜离子的浓度进行检测。之所以采用电化学方法,是因为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
本文主要应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lectrochemical Quartz Crystalmicrobalance,EQCM)技术,原位测量连续双电位阶跃电沉积羟基磷灰石过程中的频率变化,探讨了羟基磷灰石晶
析氢反应在电化学能量转换、电化学工业、金属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的电沉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价格低廉、析氢性能优越的电极材料,可起到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节约能
聚乳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生物可吸收性而广泛运用于医疗、药学、农业、包装业、服装业等领域,本文主要以国产L-乳酸为原料,研究聚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