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层叙事作为新世纪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厘清它的发展脉络与创作思路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对底层叙事未来的发展提供出路性的指导意义,也为新世纪文学发展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多的可能性。笔者力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来透视底层叙事这一文学现象,从动态繁杂的演变过程中洞悉其嬗变的规律。论文对底层叙事的发生有所溯源并总结出多样性形态,在此基础上考察底层叙事发展中的成就与困境,并对未来发展有所方向性思考。第一章梳理底层叙事的发生,它与广阔的社会环境背景密不可分。同时,弄清底层叙述与文学思潮的渊源关系,这为有关底层叙事发展的源头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底层叙事与左翼文学、新写实文学都有着许多密切重合的共同点,但并不能认为二者是其源头。第二章书写了底层叙事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的形态是多元化的,被叙述对象的多重身份与作为叙事者的身份多样,代表着底层叙事本身发展的诸多可能。.第三章论述底层叙事的成就,新世纪以来让我们看到了底层文学逐渐式微之后,作家通过新的探索而实践出更多的写作方式与建构思路。思想性层面,底层叙事具有历时性特征,作家不仅关注到底层群体物质层面的匮乏,最终在精神探究的路径中挖掘到了底层群体心灵走向背后的深层社会渊源。底层叙事在新世纪从思想性方面有所成就,具体表现在创作主题、视角与思想倾向的洞见。除此之外,新世纪底层叙事在审美层面也具有多样性的成就,其中的悲剧性、温情的流露以及诗意化的书写与浪漫主义因素的加入都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第四章论述底层叙事仍旧有着困境的存在,写作过程中对苦难的过分渲染使得思想性不够深刻,批判力度薄弱。审美距离的缺乏导致了无法有效刺激读者的期待视野,使得作品疲乏。另外,作家基于二元对立思维窠臼下创作的文学世界呈现疲软态势。商业化对底层文学的冲击,使得底层叙事以吸引读者眼球为旨归,从而削弱了文学的工具性与社会性作用。笔者正是在这样的考察与疏理中,从而挖掘新世纪底层叙事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