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蜡蝉种群生态及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气候条件、茶树品种、栽培方式和茶园生态环境的变化,茶树蜡蝉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江苏茶园的发生种类主要有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Walker)]、褐缘广翅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 (Guérin)]、可可广翅蜡蝉(Ricania cacaonis Chou et Lu)、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 (Walker)]、褐带广翅蜡蝉(Ricania taeniata St?l)、眼纹疏广翅蜡蝉[Euricania ocellus (Walker)]、带纹疏广翅蜡蝉[Euricania fascialis (Walker)],其中前4种在江苏茶园内发生普遍。根据对主要蜡蝉的生物学习性的调查结果,除可可广翅蜡蝉、碧蛾蜡蝉和褐缘广翅蜡蝉一年发生2代外,其它蜡蝉一年均发生1代。用RAPD技术可对4种主要蜡蝉的若虫进行区分,以达到种间鉴定的目的。对蜡蝉发生最严重的可可广翅蜡蝉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发育起点温度为10.81℃,有效积温368.0日?度,卵期发育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4.82℃,5龄若虫的发育速率最大时的温度达到35.11℃,整个若虫期发育速度最大时的温度为33.73℃,该蜡蝉的卵和若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为进一步了解蜡蝉的发生规律,准确预报该虫的发生情况,以利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对蜡蝉越冬卵的空间分布采用聚集指标,扩散型指数I和Iwao指标等方法进行了测定。测定的结果表明,蜡蝉越冬卵在田间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造成,主要是修剪方式的变化和周边林木所引起。其垂直分布规律为h≤10占87.3%,10<h≤20占11.71%,h>20占0.95%。由此可见蜡蝉越冬卵大部分产在树冠表层。为进一步提高发生量预报的准确性,对主要蜡蝉可可广翅蜡蝉的着卵枝率和卵量关系分别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模型y=1.2474-8.5345x+30.1425x2和指数模型y=0.0263e5.6437x(式中y表示卵密度,x表示着卵枝率)。通过拟合性检验,拟合值和实测值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采用该方法在同一时间内抽样效率,着卵枝率抽样为全枝卵量抽样的3.44-4.66倍,明显提高了调查效率。在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探讨了化学防治对蜡蝉的控制作用,采用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农药赛丹和不同配比的赛丹、阿维菌素系列混剂,对茶树主要蜡蝉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5%赛丹EC和25%赛丹EC、1%阿维菌素EC对蜡蝉均有良好的防效,亩用量为35%赛丹EC25g,25%赛丹、阿维-1EC;25%赛丹、阿维-2EC;25%赛丹、阿维-3EC用量均为7.5-10g。赛丹单剂及与阿维菌素混剂的速效性,均优于阿维菌素单剂。对茶树蜡蝉虽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该害虫毕竟是新兴害虫,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如该害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每种蜡蝉发生对其它蜡蝉发生的影响,有效的物理方法以及其它一些防治方法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对春性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路线的探讨苏文泉,王宜利,陈辉,聂文丽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1春性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路线的提出     1.1春性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螺旋粉虱借助花卉及其他经济作物苗木迅速扩散,目前,其分布范围已遍及南
《现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传授给专业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以此来迎合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要求和标
本文分析了商务英语教学资源现状、存在问题,探索了商务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商务英语教学资源的建设路径及对策.
1995年春天,正是东北大地布谷声声,催人播种的季节。一群电视人在荧屏上悄悄撒下一粒特别的“种子”,这便是辽宁电视台实验性电视文学栏目——《三原色》。在东北这片沃土的滋养
本文以某专科学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情况,探讨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此调研成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以此为广大专科体育教
香蕉叶斑病可造成香蕉严重的产量损失。据报道,该病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近年来,广西香蕉产区新发现一种由突脐蠕孢(Exserohilumsp.)引起的叶斑病(突脐蠕孢叶斑病)。本文对该
责任心是当今社会对高职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格的重要特质.本研究采用自编《高职生责任心量表》对2203名高职生施测,探究高职生责任心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第一,
当前,翻转课堂创新正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推行,但是其尚无课程统一标准、规范和方式,效果参差不齐,有效与度失衡风险.为了把控翻转的程度与翻转的效果,提升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
新浪网5月19日消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端的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网民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访问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正处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阶段,移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