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和宽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电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减少建网投资、降低运行维护费用,怎样顺应向下一代网络转型的历史潮流开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从而打造可持续盈利的运营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软交换这种先进构架在网络核心层面应运而生。自2000年以来软交换技术经历了严格的测试阶段和试验网阶段,到今天已经有了成熟的商用模式。在标准、产品、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及运营经验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商用的条件。软交换系统对PSTN的业务继承模式是合理有效的。结合联通全网的发展,软交换长途网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软交换长途设备作为纯TMSC设备):建设初期为第一阶段,07年9月前实现省际话音IP化;省内端局通过TDM上联到软交换长途局,疏通长途话务;第二阶段(软交换长途设备兼作CMN,即TMSC+CMN):第二阶段软交换端局实现端到端话音IP化,08年已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软交换长途设备仅作为CMN,即纯CMN):第三阶段全网语音IP化就目前联通长途网的现状来看,网络构架依旧延续传统TDM网络的平面网状结构,且并未体现软交换“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优势。本文以目前联通长途局的组网情况为基础,分析目前组网存在的问题,针对下一步组网目标提出了两个组网方案。第一方案并未改变现行网络的网络构架,只在本地网络添加了软交换设备。该方案利于用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实现网络的软交换化。第二方案全面改变了网络构架,全面实现软交换的使用,使网络结构扁平化。该方案全面将现网全IP化,最大程度发挥了软交换网络本身的优势。此外还针对软交换网络网络稳定性差的缺点引入了MSC POOL的概念,MSC POOL技术本身的特点可以弥补软交换网络稳定问题的缺点,使网络更加完善。本文针对目前软交换长途网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并一一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