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界非常重视的问题,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全院的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使各种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同时也使各种严重缺损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深部真菌感染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欧洲、中东、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14个国家55所医院调查显示,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达8.7%,真菌占27.9%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ICU收治均为危重症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真菌感染的发生大大增加了ICU医护人员的治疗难度及加重患者的病情。为了解ICU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特点,给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三年时间,对我院ICU病房标本菌群培养阳性的结果进行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菌种分布情况调查,其中标本包括:痰液、引流液、尿液、粪便及分泌物。调查结果为我院ICU真菌感染流行菌株如下: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葡萄芽假丝酵母菌、曲霉菌,与国内一些相关文献报道的ICU流行菌株结果相一致。07年的感染率为4.96%(13/262),08年的感染率为12.82%(71/554),09年的感染率为16.57%(82/495),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为ICU病房内最常见的真菌感染致病菌,第二位的是光滑念珠菌,第三位的是克柔念珠菌。随着氟康唑等二代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致病性非白色念珠菌如:光滑、克柔、热带、近平滑等逐年增加可占感染念珠菌的40-60%,本研究与之基本相符。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分析于我院ICU病房中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有关,开放气道,增加了感染机会。真菌感染的患者基础疾病以肺部疾患多见,神经系统疾病、晚期肿瘤、多发伤、感染性休克等亦较常见。这些患者患病住院时间较长、免疫力低下、营养状态差、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加了感染的风险。ICU患者不是经典的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有菌部位的标本培养结果可信度差:气道分泌物、咽拭子、尿液、大便等是ICU患者最常见真菌培养标本,即使培养是阳性也难以区分是定植还是感染,血清学检测在ICU患者应用价值有限,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十分困难。深部真菌感染一旦发生,往往病情重、疗程长、治疗费用高、预后差。因此应提高认识,对高危人群保持警惕,在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注意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加无菌操作的意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诊断治疗,对一些高危患者根据病情尽早采取经验性用药将深部真菌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