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陪审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陪审制在清末引入我国,历经近百年,曾经辉煌一时。然而,现今的人民陪审制呈衰微状。对此,不少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但对本质性问题的探讨并不多,主张完善者也仅限于在原来基础上的修修补补。 虽然陪审制在我国有一段为时不算短的历史,但我国的陪审制缺少传统,没有真正树立起裁判制约等理念。人民陪审衰微的原因有制度层面的和运作层面的,也有法理层面的。在系统论看来,人民陪审系统内外应当协调、平衡、有序。界壳论强调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以保护系统,从而促进人民陪审系统的健康发展。从本质上看,人民陪审衰微的症结在于:观念的错位和模式的错位。 人民陪审制究竟该存还是该废?在解答完与存废密切相关的五个问题之后,文章接着进行利弊分析,结论是利大于弊,应当保留并完善人民陪审制。完善的方向是陪审独立。陪审独立是相对于法官而言的独立,是审判权的分配与制衡。陪审独立是指人民陪审影响扩大化的状态。陪审独立要求增加人民陪审员名额。这样人民陪审才能发挥她的优势,产生社会效应,真正成为衡量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标尺。同时,文章对建构在陪审独立原则下的陪审制度进行了勾勒。在信息论看来,我们应当增加陪审员名额。这也是作为陪审信宿的陪审裁决应尽量体现陪审员所具有的代表性特征的需要。
其他文献
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是我国侵权行为法中的基本内容。本文的前言部分重点说明了因果关系在侵权行为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认为侵权行为因果关系认定研究是我国法学领域
在加入WTO谈判过程中,为能与WTO主要成员最终达成一揽子协议,实现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总体战略目标,经过反复的权衡与考量,中国不得已接受了"四大不利条款",其中专门针对中国
判断自然人死亡的传统心死亡或肺死亡的临床医学诊断标准已经落后了.继续坚持沿用传统的心死亡或肺死亡的临床医学诊断标准,就损害了患者选择死亡认定医学标准的权利进而违背
随着法治建设的日益深入,沉寂已久的"宪政"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新的价值诉求.实际上,在新近的宪政热之前,传统中国在向现代化的转型中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宪政之路,只是这一转型十
“现代公司是现代国家的缩影”,公司章程就犹如一个国家的宪法,它是公司存在和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公司行为的根本准则。公司章程对于整个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性虽然不言而喻,但
本文论述了制度变迁的语境分析——以拆迁制度的变迁为例。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制度的安排和重新定位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关注,也使得法学成为一门显学。
该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贪污贿赂犯罪的对策研究为题,阐释了贪污贿赂犯罪的定义,分析了贪污贿赂犯罪的定义,分析了依法贿赂犯罪的类型、特点及其危害,并从七个方面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