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从广义上讲,包括货币政策效果在方向上以及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指货币政策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具体指央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增长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与刺激经济而实行的宽松性货币政策两者实施的效果是不一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与外界联系日益增多,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愈发增加,研究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回顾了1993年到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情况,然后利用1993年到2011年的季度数据,选取货币供应量M2作为政策变量的代理变量,产出和物价作为最终目标的代理变量,另外还引入了汇率、外汇储备等指标,运用VAR模型对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非对称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非对称性,对于产出而言,引入汇率前后,宽松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拉动作用都要强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抑制作用,但是引入汇率后,不同方向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均变弱。对于CPI而言,引入汇率前后,宽松性的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刺激作用都要大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抑制作用,而引入汇率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价格的负向影响有所增强,而宽松性货币政策对价格的影响有所减弱。由此可见,不同方向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是存在非对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