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上市公司对季度报告的披露活动开始得比较晚(2002),造成对季度报告的相关文献研究比较有限。而在四个季度中,第四季度处于年末,管理人员在这一季度可以对全年大致的经营状况有总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第四季度的盈余更有可能受到人为操控。现有研究表明:与前三季度盈余相比,经理人特别注重第四季度盈余,第四季度是管理人员操控利润行为的高发期。然而,虽然公司经理人会不约而同的在第四季度对会计盈余进行人为的调节,但在不同的盈利水平下的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方向和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在验证了上市公司第四季度存在显著盈余管理特征的基础上,主要检验了不同盈利水平下的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特征,并进行比较。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有关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对盈余管理在本文中的定义做出了界定。同时归纳分析了盈余度量的方法,盈余管理的手段、动机以及制约因素。并对中国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及审计制度做了相关的分析和介绍。在相关理论及制度背景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特征的研究。本文根据各上市公司不同的盈利水平,从2002-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中选出微盈、超盈、微亏、巨亏四类上市公司样本。采用盈余分布的方法,通过对各季度ROE分布的比较、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分布检验,探究它们在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特征。本文先对总体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季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之后分别对四种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的特征展开了检验和比较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与其它三个季度相比,上市公司在第四季度有显著的盈余管理特征。但是不同盈利水平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向和动机各不相同。微盈公司,当前三个季度累计盈利时,在确保当年盈利的情况下,经理人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以平滑利润;当前三个季度累计亏损时,在扭亏动机的促使下,经理人会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实现扭亏为盈。超盈公司,在第四季度并没有表现出与其它三个季度不同的显著的盈余管理特征。微亏公司,在第四季度有负向的盈余管理特征。但其为下一年度扭亏的动机,并不十分显著。巨亏公司第四季度盈余管理特征明显,出现了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即洗大澡的现象。其动机明晰,主要是为了下一年度实现扭亏,以避免证监会的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