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的拟剧现象研究——以南京地区大学生微博用户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fe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博客的迅速发展,正在形塑着一种全新的日常生活场域,人们的自我呈现方式和互动模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学的拟剧论框架为日常生活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提供了一个经验主义的视角。根据该理论框架,微博客的博主是社会互动中的表演者,他们借由微博客媒介(前台)来进行自我表达,采用不同的方式管理自己在微博客订阅者(观众)眼中的印象。那么,通过拟剧理论的观照,微博客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表演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们的自我呈现和互动方式是怎样的?这个舞台对人们展现自我发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客这一网络场域中人们自我呈现行为的考察,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梳理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首先,通过对拟剧理论中几个重要概念的延伸,分析微博客这个独特的剧场,在这个舞台上,社会规范和自我期望构成了表演剧本,微博客的发布者和订阅者分别成为演员和观众,而微博客管理员则充当这个剧场的导演,以此初步呈现微博客中的拟剧表演。   然后,为了进一步了解用户在微博客中的自我呈现和互动方式,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大学生微博用户的问卷调查,探讨微博客用户自我呈现的群体特征及互动模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往往以观众的身份出现在微博客剧场,非“面具化”表达成为他们表达自我的主要方式,多与熟人互动,在微博中的人际互动多数为现实社交的延伸,在印象管理这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同时他们在追求关注和人际互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心理。   关于微博客剧场的效应,微博客的拟剧现象对用户产生了种种影响。在微博客中,大学生利用“观众隔离”,表达真实自我,通过与其他好友的互动,加深人际交往,稳固人际关系,同时开展印象管理,寻求自我认同。作为独特剧场的微博客具有多种特性,满足使用者表演的需求,而演员自我表达的欲望也促进了使用者在微博上的呈现,观众的互动和支持也是微博用户将表演进行到底的强大动力。最后,笔者对微博客的拟剧现象作出反思,认为人们通过微博客中的自我呈现,加深了与朋友之间的互动,稳定了人际关系,寻求自我认同的目的也得以实现,可是过分沉迷于微博客中的体验和感受必然对使用者产生负面效应,而我们终将回归现实,实现真正的自我呈现。
其他文献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以“中国特色”的速度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作为彰显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屡屡再创佳绩,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一直受到世界的注
当代社会,大众传媒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强大的渗透力对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论文使用多点民族志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问卷法、事件—过程分析法、口述史方
在网络生活已成为普遍的生活状态的当下,网络口碑已成为高度融入并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一种传播现象。纵观目前学界对网络口碑的研究大多仅从营销者的角度出发,更多是将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