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场中氮气分子的库仑爆炸与角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超快超短激光脉冲的发展,飞秒激光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飞秒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是靶物质被电离,而电离的方式和过程是目前强场物理研究的重点。对于多个电子被电离后的分子离子,由于库仑力的作用发生解离,解离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离子碎片的平动能。通过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解离后碎片价态、动能和角分布等物理量进行测量,可以为人们研究飞秒强激光与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过程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本文通过自建超高真空飞行时间质谱仪,将特殊尺寸的离子提取极板和动量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从无序的库仑爆炸离子对中筛选出特定角度的分子离子对,研究了氮气分子在飞秒强激光场中的电离和解离行为。1.基于经典力学和蒙特卡洛方法,编写了一套离子飞行过程的模拟程序,对离子在飞行时间质谱仪中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基于该程序优化了离子提取加速极板的几何尺寸,限定了大部分大角度库仑爆炸离子对,从空间大量无序分子中筛选出特定角度内的分子离子对,实现空间分子虚拟极化。2.重新优化设计了新的微通道板探测系统,通过对供压和收集电路的优化,消除了探测信号拖尾震荡问题。3.根据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对收集到的库仑爆炸离子对进行一对一判定,准确的区分出不同离子对的解离通道和对应的动能释放。激光功率密度在4×1014W/cm2至2×1015W/cm2的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每个解离通道释放的动能几乎保持不变。4.功率密度为9×1014W/cm2时,研究了库仑爆炸离子对角分布。排除干扰离子后,在θ=0°处出现了收缩结构,结合其他文献数据分析,该收缩结构主要来源于N22+不同态的库仑爆炸。
其他文献
当前,伴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发电的容量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电网新能源出力占比大大提高,能源结构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各国都开始在智能电网方面做出研究与探索,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多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将是其关键所在,分布式电源的加入给电力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更多且更高程度的不确定因素对电力系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对用户侧动态响应研究的广泛开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上安装了主动安全控制系统。车辆质心侧偏角是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变量。由于直接量测成本很高,状态观测器是目前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的主要技术之一。早期的研究主要利用线性观测器进行估算,如Kalman滤波器和Luenberger观测器等。在轮胎的线性区域内,这种估算结果比较精确,但在非线性区域内估算误差会比较大。因此,质心侧偏角的非线性观测器估计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车辆
背景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PPGL)是血管儿茶酚胺分泌性肿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外胸骨及腹部副神经节(副神经节瘤)的交感神经源性肿瘤,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阵发性高血压、头痛、躯干出汗过多和心悸,一些病人表现出严重的焦虑、紧张,有家族性倾向或偶然发现的肾上腺肿块的患者血压正常且无症状。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生态价值极高。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研究中,草甸经常被视为是陆域过湿土壤的湿地类型。本研究结合银川平原绿洲发育史,将草甸湿
自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超导电性以来,人们对它的零电阻效应、迈斯纳效应和约瑟夫效应等特性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高温超导体本身是具有各种各样缺陷的脆性材料,在
我们处在一个由许许多多的复杂系统所构成的世界中,如我们所在的生物圈、我们所在的社会等等,而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些复杂系统都可以被抽象为复杂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节点表
设G是连通图,顶点集为V(G),边集为E(G),S是G的一个顶点子集.若S’外的任意一对不相邻的点都可由一条内点都在S中的路相连,则我们称S是G的一个中心集.进一步地,若S导出的子图
真实世界里的大部分复杂系统可以被抽象成复杂网络模型,而网络模型中研究最多的对象是社团结构,网络中各社团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网络的整体功能。因此,复杂网络研究中的重
设图G是一个顶点个数为n ≥ 2κ+ d + 2的连通图,其中κ, d是非负正整数并且n - d≡0 (mod 2).如果一个匹配覆盖了连通图中除d个顶点以外的所有顶点,那么称这个匹配是亏d匹配
相变存储器以其高速、良好微缩性及非易失性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数据保持力相对较差、功耗较高等问题。作为相变存储介质,Sb-Se材料因其较低的热导率及熔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