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磁共振导引超细氩氦靶向探针对兔脑肿瘤冷冻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病理学及高场磁共振影像表现,并观察治疗疗效。方法26只兔脑肿瘤模型,分为两组。治疗组20只瘤兔,行0.23T开放式MRI导引下冷冻消融治疗,对照组6只瘤兔,只行MR导引氩氦冷冻探针植入肿瘤内,未行冷冻治疗。所有瘤兔均于植瘤后第6天行高场MRI扫描,肿瘤直径小于1.0cm时在磁共振实时导引下,使用直径1.47mm冷冻探针、40%的氩气输出功率对肿瘤进行冷冻治疗,冷冻3分钟,复温1分钟,冻融循环两次。随后分别在术后30分钟内、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行高场MR扫描后,各处死3只瘤兔,观察病理变化。于治疗后第60天行高场MRI扫描后处死最后2只瘤兔,并行病理学观察。对照组瘤兔分别于植瘤后6天、10天行高场MRI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结果冷冻探针均—次性成功植入肿瘤内。20只治疗组瘤兔,治疗前肿瘤平均大小为0.32±0.16×0.42±0.18cm,术中冰球平均大小为0.93±0.03×0.93±0.05cm。6只治疗兔于冷冻治疗后24小时内死亡。术后MRI显示:第3天冷冻灶周围水肿明显,第7天水肿减轻,至治疗后第14天冷冻灶周围水肿消失,冷冻灶范围与术中所示冷冻范围相近,治疗后第60天,冷冻区域进一步减小,呈软化灶表现。术后病理学显示:冷冻治疗后30分钟内冷冻中心见坏死区,周围区域见多灶性出血区及神经细胞水肿;治疗后第3天,中心呈凝固性坏死,周围区域可见神经元水肿,血管扩展,和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后第7天,中心区域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增生,和灶性出血区;冷冻治疗后第14天,肉芽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第60天冷冻区域呈空泡化,胶质增生,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大量的粘液样细胞。2只瘤兔治疗后发现肿瘤残留。第60天处死的2只治疗后瘤兔,无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残留。冷冻治疗后最初两天,瘤兔表现为易激惹、跛行,均于三天后缓解、消失。对照组瘤兔平均生存时间为11.17天。结论:开放式MR导引下,使用1.47mm的MR兼容氩氦靶向探针能成功进行兔脑肿瘤消融,冷冻消融术后,肿瘤经过凝固性坏死、肉芽组织增生、胶质增生等过程后囊变,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