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作农村古居民保护的行政法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公私合作已然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活动方式。立足于行政法视角对农村古民居保护这一具体行政领域的公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能够管窥真实世界公私合作治理的过程,进而拓展现代行政法学的研究疆域。农村古民居保护领域的公私合作在实践中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对这一特殊领域的研究中,行政法学异常缺失。本文在肯定公私合作模式是农村古民居保护困境之出口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村古民居保护领域公私合作实践的考察,结合公私合作农村古民居保护的典例——宏村,分析当下在农村古民居保护领域公私合作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政府规制理论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得出有效的政府规制是实现公私合作这一模式的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保障。在农村古民居保护领域,政府应当以文物资源的历史传承、古民居所有权人权利的保障以及私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为规制目标;应当重点从准入、协议和退出三个环节完善规制;应当采用更为灵活的规制手段来实现规制目标;应当更加重视对政府这一规制主体的规制。在政府规制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实现公私合作农村古民居保护领域的法制构建。
其他文献
刑事搜查作为一项重要的侦查措施,对于收集证据、侦破犯罪、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同样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刑事搜查运行必须符合宪政理论及正当程序的
当前我国正在大规模推进统筹城乡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和步伐,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佳选择。本课题在回顾我国
村民选举,顾名思义就是村民参与选择村干部的活动。尽管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包含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思想,但是村民参与“选贤”几乎是天方夜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