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高僧用藏文创作的有关“诗镜论”的理论著作和例诗以及“讲经、辩论、著作”三德理论中的诗学理论构成了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的核心。在诗歌、信函、闻法录、序跋诗、镶嵌诗、阐释性著作中表现的一些理论观点也丰富了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研究是蒙古族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审视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为新探索铺垫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完成一个理论体系的建构雏形。发现新理论观点和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雏形是本论文的目标。导论部分提出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的命题,探析其构成体系的原因和理论体系根源及理论体系的特点等,认为蒙古族藏文文论是具有明确的理论概念、自成体系的独特性的有机理论体系;分析论述涉及蒙古族文论的藏文文献,总结审视关于蒙古族藏文文论既往的研究状况。第一章,探索蒙古高僧学者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观点。就关于“诗”的理解与判断、关于文学意义和功能的观点、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区别、文学的概念等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分析,肯定其理论观点的成熟发展历程。探究蒙古高僧文学(“诗”)审美观点,认为他们文学审美本质观是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文学语言是装饰的、音乐性、陌生化的、拒阻性语言。研究分析“诗镜”与其它五明学科之间的关系,阐明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第二章探索蒙古高僧文学作品论,即“诗镜”生命、形体、风格理论。探究其理论根源,分析蒙古高僧学者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理论观点,提出他们的“诗镜”生命、形体、风格理论形成了文学题材及研究文学生命力的理论、文学体裁理论、文学风格和流派理论。第三章探索蒙古族藏文创作论诸观点。认为他们的创作论是具有宗教思想倾向的、也适合其它作家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套系统理论。从真实的描写、曲折表达和夸张手法、形象描写和情感表现、隐喻和象征方法、隐义庄严、注重音律节奏的音庄严等六个方面归纳分析具体创作理论方法,总结其独特性理论观点。第四章探究蒙古族藏文文学批评观和方法。提出他们文学批评观和方法论由“诗镜”病论和传统的佛教文学阐释批评方法形成,“诗镜”病论是内容和形式、逻辑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经典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在“德”与“病”辩证关系中批评研究的系统批评论。文学批评方法由内容批评、内容与修辞批评、举例(诗)批评、争辩式批评等四种方式构成。最后从六个方面对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进行总结,即以“诗镜”生命、形体、庄严、病论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建构;注重语言艺术的文学理论;外形与内涵结合的理论;曲折或朦胧表达的艺术理论;分音和义的文本层次理论;具有宗教思想情感倾向的创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