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高僧用藏文创作的有关“诗镜论”的理论著作和例诗以及“讲经、辩论、著作”三德理论中的诗学理论构成了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的核心。在诗歌、信函、闻法录、序跋诗、镶嵌诗、阐释性著作中表现的一些理论观点也丰富了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研究是蒙古族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审视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为新探索铺垫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完成一个理论体系的建构雏形。发现新理论观点和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雏形是本论文的目标。导论部分提出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的命题,探析其构成体系的原因和理论体系根源及理论体系的特点等,认为蒙古族藏文文论是具有明确的理论概念、自成体系的独特性的有机理论体系;分析论述涉及蒙古族文论的藏文文献,总结审视关于蒙古族藏文文论既往的研究状况。第一章,探索蒙古高僧学者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观点。就关于“诗”的理解与判断、关于文学意义和功能的观点、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区别、文学的概念等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分析,肯定其理论观点的成熟发展历程。探究蒙古高僧文学(“诗”)审美观点,认为他们文学审美本质观是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文学语言是装饰的、音乐性、陌生化的、拒阻性语言。研究分析“诗镜”与其它五明学科之间的关系,阐明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第二章探索蒙古高僧文学作品论,即“诗镜”生命、形体、风格理论。探究其理论根源,分析蒙古高僧学者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理论观点,提出他们的“诗镜”生命、形体、风格理论形成了文学题材及研究文学生命力的理论、文学体裁理论、文学风格和流派理论。第三章探索蒙古族藏文创作论诸观点。认为他们的创作论是具有宗教思想倾向的、也适合其它作家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套系统理论。从真实的描写、曲折表达和夸张手法、形象描写和情感表现、隐喻和象征方法、隐义庄严、注重音律节奏的音庄严等六个方面归纳分析具体创作理论方法,总结其独特性理论观点。第四章探究蒙古族藏文文学批评观和方法。提出他们文学批评观和方法论由“诗镜”病论和传统的佛教文学阐释批评方法形成,“诗镜”病论是内容和形式、逻辑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经典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在“德”与“病”辩证关系中批评研究的系统批评论。文学批评方法由内容批评、内容与修辞批评、举例(诗)批评、争辩式批评等四种方式构成。最后从六个方面对蒙古族藏文文论体系进行总结,即以“诗镜”生命、形体、庄严、病论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建构;注重语言艺术的文学理论;外形与内涵结合的理论;曲折或朦胧表达的艺术理论;分音和义的文本层次理论;具有宗教思想情感倾向的创作论。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藉由对《古韵》的解读,来检视东方和西方这两个概念在凌叔华生命中的交融和冲突。凌叔华是20世纪的重要短篇小说家,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清末传统家庭的闺帷之中。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孟子的“四端”学说可谓是其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也以此为儒家的伦理道德主张奠定了一个内在的人性论依据。以往的诠释总
大学生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未来。结合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对其缺失的原因加以分析。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整体把握,探索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
1990年代以降,随着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角色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作为其表征,一方面,“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何为”等问题一直是思想理论界的论争对
本文研究了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75~150μm的镍基合金微粒表面包覆10μm左右的金属铬涂层的方法,讨论了工艺的影响和涂层的性能,指出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可在镍基合金微粒表
江闿(1634~1701)是清初徽州著名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多个领域均有较高成就。本文以江闿为中心展开研究,不仅能全面认识作为文学家的江闿,了解清初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溯2018 年,宏观环境基本围绕四点线索主导,一是“行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二是“致远”,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三是“开放”,国内金融环境逐步修正,金融开放促进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