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责任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hexia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推进,信息作为连接市场主体的重要纽带,对交易各方经济利益的获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高度依赖致使因信赖他人不实陈述而遭受纯粹经济损失的情形在实践中大量发生。然而,有鉴于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在赔偿对象和范围上的不确定性,法院经常在选择赔偿依据和界定赔偿范围时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如何适用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责任,使其既能保障受害者权益,又能避免诉讼洪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在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数百年历史,所以在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和理论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赔偿体系。其中最为典型的赔偿模式包括英国实用式的赔偿模式、德国保守式的赔偿模式以及法国开放式的赔偿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处理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方面则显得非常稚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法律规定都正处于起步阶段。《侵权责任法》施行以后,我国法律对于民事利益的保护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责任因此获得了侵权法上的依据。然而正是这种宽泛的设计思路,致使《侵权责任法》在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方面所能发挥的指引作用十分有限。为弥补上述缺陷,同时顾及到当前的司法实际,英美法实用式的赔偿模式无疑为我国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责任的适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中针对不同群体所采用的二元归责体系,控制第三人范围的“可预见性”标准,认定因果关系的合理信赖原则以及确定赔偿范围所进行的政策性考量等都对我国不实陈述所致纯粹经济损失赔偿责任的实务操作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总体来说,我国的公司登记制度在公示公司信息,维护交易秩序、安全和便捷,实现国家经济监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需加以改进的问题。在公司登记实践中,公司登记瑕疵、
本文的研究焦点是公司僵局问题和该问题的救济制度。公司僵局是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表现为公司在发展中由于决策者,主要是股东、董事之间僵持胶着,导致股东会、董事会等机构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紧急避险作为法律认可的正当化事由,世界各国刑法中都予以了相应的规定。国内外学者对于紧急避险制度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厘清紧急避险相关问题,完善我国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