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好氧工艺回流液旋流释碳机制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氧/好氧(A/O)相关工艺占到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50%左右。本课题组提出利用旋流释碳器破解A/O工艺硝化回流混合液中污泥絮体,释放有机质,补充A池反硝化碳源,强化反硝化反应,提高脱氮效果,同时实现污泥的隐性生长,减少剩余污泥产量。锥角是旋流释碳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对旋流释碳器释放污泥絮体有机质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采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手段研究两种锥角的旋流释碳器破解污泥絮体释放碳源效果。本文设计了公称直径为35mm、锥角为8°和20°的两种旋流释碳器,然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了两种旋流释碳器在进口流速分别为1m/s、3m/s、5m/s和7m/s时的三维流场分布规律,分析锥角对旋流释碳器流场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切向速度;并采用DPM模型模拟了污泥絮体颗粒在旋流释碳器中运动轨迹,分析锥角对污泥絮体颗粒运动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两种结构旋流释碳器在A/O工艺运用效果的对比试验,主要考察了污泥减量、深度脱氮和出水水质等指标。主要结论如下:(1)污泥絮体颗粒在旋流释碳器中破解释放碳源的过程受到旋流释碳器三维速度场和压力场等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旋流释碳过程主要发生在旋流释碳中心和边壁区域。污泥絮体颗粒在旋流释碳器中心和边壁区域受到切向速度形成的强剪切力,并在其中形成高速自转和公转;径向速度把污泥絮体颗粒从弱剪切、低转速区输运到强剪切、高转速区;轴向速度引起污泥絮体颗粒的"返混",延长了停留时间;旋流释碳器中心压力梯度大,使污泥絮体受到挤压作用;旋流释碳器中不同尺度的湍流涡引起对污泥絮体颗粒的脉动应力。(2)在旋流释碳强化A/O工艺试验中,H8。的溢流和底流SCOD、多糖和蛋白浓度均值比进口分别提高 10.5mg/L 和 12.5mg/L、6.2mg/L 和 7.6mg/L、2.59mg/L 和 2.90mg/L,H20。的溢流和底流SCOD、多糖和蛋白浓度均值比进口分别提高9.7mg/L和11.1mg/L、4.9mg/L 和 5.9mg/L、1.83mg/L 和 2.06mg/L。(3)AOH8°和AOH20°的TN平均去除效率比A/O分别提高了 21%和15%;AOH8。和AOH20°的表观污泥产率系数Yobs均值比A/O分别降低了 0.110mgMLSS/mgCOD和0.086mgMLSS/mgCOD,AOH8°和 AOH20°的污泥排放总量比 A/O 分别减少了 3521gMLSS和 3050gMLSS。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生产也日益科技、现代化。在近几十年,铁路发展日新月异,而钢轨作为铁路事业的基础,其加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钢轨的焊缝打磨作为目前高铁发展的一个重点,传统的人工打磨已不能满足其高质量的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工业自动化的急速发展,对钢轨焊缝打磨实行自动化打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机器人对钢轨焊缝自动打磨的过程中,普通的位置控制在对复杂的钢轨焊缝表面打磨时会因为焊缝的凸起而出现卡
为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深入解读了绿色矿山的概念及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重点研究了无人机测绘及实景三维建模在绿色矿山建设三维规划方面的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本刊在1992年第10期"漫谈古代国防"专栏发表了尚虹的《秦国的崛起》一文后,陆续收到了一些同志寄来的读后感,现择要刊登几则。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核心提示$$邀约国内顶级设计院,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量体裁衣”,高位制订规划方案;西街百年洋楼,精心修缮,改造成专业展示馆;象峰巷、三朝巷、金鱼巷等老街巷“微创手术”相继实施
报纸
A(D)C发泡剂的粒径对其发泡速度以及发气量等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在联二脲氧化阶段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的加入量、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探索出影响A(D)C发泡剂的粒径的
患者,男,主因消瘦2个月,发热20 d于2019年11月25日入院。最高体温39℃,2个月前因消瘦在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就诊,CT提示肺部感染,结核待除外,完善相关检查后并未明确肺部病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