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特征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互联网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论坛等移动社交自媒体平台以其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公众获取即时信息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众多自然灾害的最新舆情信息通过微博用户发布、转发等方式进行传播扩散,促使众多用户的意见和看法合流,快速共振后形成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在此背景下,研究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特征和传播规律、识别网络中重要节点,对于政府从源头上控制舆情、增强政府微博舆情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特征对微博舆情信息传播的影响,以“8.8九寨沟地震”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进行动态建模与分析。在深入分析“8.8九寨沟地震”事故关注度及微博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并选取微博舆情传播网络初始节点,并以滚雪球的方式采集网络全部节点,基于统计整理得到全部网络节点间关系数据,由此构建“8.8九寨沟地震”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分别从网络整体结构、位置与角色、中心性三个角度对所构建的网络进行测度与分析,依据测度分析结果并结合微博舆情基本理论提出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传播的控制与引导策略,以期为控制和管理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提供实践依据。研究发现,“8.8九寨沟地震”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是一个连通性较高且具有复杂多关系的网络结构,网络整体联系较为稀疏,存在明显的无标度特性;该网络是由若干个子群连结而成,且子群内部主要以媒体官方及政府官方为核心;节点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其获取舆情信息和传播舆情信息的能力,以“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核心媒体是微博舆情传播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不仅起到沟通其他节点的桥梁作用,还不易受到网络中其他节点的控制,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网络中舆情信息传播的效果。因此,在微博舆情传播过程中,应加强利用和控制核心节点及子群,以此引导自然灾害事故微博舆情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正>脑梗死是由于血栓或栓子脱落阻塞脑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进而软化坏死。近几年的国内外有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在传统危险因素之外,血中同型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面对教学和科研严重冲突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失衡表现,并从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学校评价及激励机制层面及青年教师个人发展
水损害引起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降低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以及沥青对集料的润湿状态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表面自
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己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江苏虽然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但同样存在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问题,其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