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些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住房救助体系。住房救助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是保证救助制度可持续的关键,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住房救助受助者实现就业,是解决受助者贫困问题的根本。因此,住房救助作为面向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一项制度,应该以政府的号召作为导向,努力激发贫困人员的内生脱贫动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享受住房救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住房救助体系。住房救助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是保证救助制度可持续的关键,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住房救助受助者实现就业,是解决受助者贫困问题的根本。因此,住房救助作为面向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一项制度,应该以政府的号召作为导向,努力激发贫困人员的内生脱贫动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享受住房救助待遇和就业有何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鉴于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城镇住房救助对受助者就业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iprobit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城镇住房救助待遇对受助者就业状况的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劳动供给理论、资产社会政策理论以及空间错配理论,构建住房救助待遇影响受助者就业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福利约束”路径,“资产增进”路径以及“流动性限制”路径揭示住房救助待遇对受助者就业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享受城镇住房救助待遇所造成的“福利约束”效应和“流动性限制”效应对受助者就业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享受城镇住房救助待遇所带来的“资产增进”效应能够明显提升受助者就业的可能性。从城镇住房救助对受助者就业的影响效应来看,“福利约束”路径和“流动性限制”路径所造成的负向就业效应超过了“资产增进”路径引起的正向就业效应,因此,总体来看,城镇住房救助待遇对受助者就业产生了负向激励。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城镇住房救助待遇受助者在就业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障碍:一是针对城镇住房救助受助者的就业激励制度匮乏。二是资产社会政策不完善,难以切实增加受助者资本积累。三是城镇住房救助受助者流动性受限,对就业造成抑制。对此,本文提出促进城镇住房救助受助者就业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针对住房救助受助者的就业激励制度;设置个人发展账户,增加受助者的资产积累;缓解受助者流动性受限的现状,提高受助者就业可及性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分布式扶贫光伏接入农村配电网后,网络结构发生改变。为了有效分析扶贫光伏接入配电网时电压的波动情况,利用电压分布的特性,通过半不变量得到电压越限指数和电压降落等电压波动评估指标。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标准IEEE-33节点系统和甘肃省某实际配电网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很好地说明扶贫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农网后各节点电压的概率分布,并且能够准确反映光伏发电接入后对电压质量的影响。
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由于疗效肯定,操作简便,以及能重复实施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旋转手法有很多流派,应用最多的是定点旋转手法和端提旋转手法两种,它们对一些颈部疾病多有奇效。但由于应用广泛,加上此类手法的某些不确定因素和某些医生的手法技巧问题,也导致了一些医源性损伤发生,致使一些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定点旋转类手法谈虎色变,望而却步。鉴
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交通安全、交通效率和节能减排三大难题,智能交通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契机。探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的现存问题,以此提出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首先,介绍国内外智能交通在运载工具和交通系统两方面的发展现状。在运载工具方面,智能汽车与智能船舶都处于驾驶辅助阶段;在交通系统方面,国内外已经开展智慧海事系统和城市交通控制的应用。然后,提出三方面的技术挑战,即目前人工智能技
农村配电网接入台区布点少、负荷分散、供电距离长、线径偏小,随着分布式光伏在农村配电网规模化接入,可能进一步恶化农村配电网电能质量,光伏并网点电压越限问题尤为严重。考虑到光伏逆变器运行过程中多数时段存在较大的剩余无功容量,本文旨在利用逆变器剩余无功容量为配电网提供无功支撑,解决配电网电压越限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与逆变器拓扑结构,对不同接入容量、不同接入位置的分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提升创新效率和促进创新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主体。山东在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山东的传统竞争优势和区域优势有所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官本位思想仍然较为严重,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较为强势,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在很大程
能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源危及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地缘政治政策中的重要砝码。能源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随着世界经济低迷与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费转型与经济、气候变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气污染具有空间关联特征,一个地区能源消费产生的废气不仅对本地区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会通过空气流动威胁全人类的生命健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房地产行业具有资金使用密集、资金周转期长,金融属性强,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大等特点。由于以上特点,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问题,既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也成为影响国民经济体系稳定的重要问题。目前,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降杠杆影响,整体房价稳中有降,房地产行业承压较大。2016年至2020年国家分别从房地产行
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不会使资源平均分配,产业活动往往集聚而不是平衡。近日,山东省将建立“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群”是指在山东半岛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两心”是指支持济南和青岛建设成为全国中心城市;“三圈”是指促进省会、胶东、鲁南三个经济圈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重点研究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关系。在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测度分析时,人均
增加和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也可以提高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加强公共产品服务建设、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非常重要。传统融资模式中,我国的公共产品服务一直都是由政府方提供,但是从政府债务压力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来看,政府单一供给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政府决策效率低、资金浪费、资源利用度不高以及存在较大风险等,政府失灵现象普遍出现,公共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甚至连经济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2021年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我国相对贫困现状仍然存在,此类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还要了解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因此对城乡间不同区域进行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精准扶贫。基于此,本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多维贫困测度并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希望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国扶贫效率和改善贫困现状有一定的贡献。本文通过梳理多维贫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