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临床分型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并根据患者的颅内压(ICP)提出临床分型及相应的治疗策略,为院前急救及后期救治提供依据。   方法:1.对54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例组)与270例同期未发生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着力部位、误吸、低血压、高血压病史、原发脑干伤、合并多发伤、颅底骨折等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2.回顾性分析45例头颅CT诊断为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且入院后即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依据ICP初始值确定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分型及相应的治疗策略,并对开颅手术者的术前、术后ICP值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   结果:1.原发脑干伤、低血压、着力部位(枕部)、误吸、年龄等因素与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2.45例颅内压监测患者中33例ICP初始值大于35mmHg,其中31例行开颅手术,1例因ICP过高放弃手术,1例经甘露醇脱水后ICP稳定在30mmHg以下而行保守治疗,其中死亡18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中残2例,良好8例;25≤ICP<35mmHg6例,其中3例行开颅手术,植物生存1例,中残1例,良好4例;15<ICP<25mmHg6例,均保守治疗,植物生存1例,良好5例。开颅前后ICP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1.原发脑干伤、低血压、着力部位(枕部)、误吸是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高龄是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保护因素。2.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按ICP初始值可以分为重度颅高压型(ICP≥35mmHg),中度颅高压型(25<ICP<35mmHg),轻度颅高压型(15<ICP≤25mmHg);早期ICP监测对确定外伤后急性脑肿胀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把它放到首位来抓,并注意在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
目的:筛选胃癌间质干样细胞(gastric cancer tissues-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like cells,GC-MSCs)和胃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即GG-miRNAs。探讨GG-miRNAs在胃癌组
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作为一门必修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不单是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课程,还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创新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的能力.农村美术教育与我们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园自身的幼儿教育与家长的家庭教育都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园合作与同步已经得到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学理念得以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全民都参与进新闻生产之中.民众对于新闻的获取与消费的立场和角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生产在移动终端和大数据的加持之下,变得更加的接近我们
“教学有效性”指的是教师以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内容为参考,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来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在有限的
素质教育理念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被作为指导性思想,广大教师把深化新课程改革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心工作,从自己的教学理念上进行不断的更新,从自己的教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