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常温常压下,将紫外线引入催化湿式氧化体系中,以EDTA(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模拟废水和镀铜废液为处理对象进行氧化降解。 镀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指铜的络合物,其中EDTA络合铜最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紫外催化湿式氧化法(UV-CWOP)处理 EDTA模拟废水(5g/L)并优化反应参数。比较不同工艺的降解效果,发现UV-CWOP>UV+H2O2>单独H2O2。CuSO4+H2O2和单独使用UV光解没有降解效果。分析并优化反应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反应参数为初始温度40℃;初始pH=2;H2O2(30%)投量为1.32mol/L;CuSO4投量为20mmol/L,此时EDTA模拟废水(COD为2500mg/L)被彻底降解,出水COD降至80mg/L,残余的铜浓度为0.16mg/L,反应过程中的残余铜浓度随COD降低而降低。 利用镀铜废液中的铜作为催化剂,对镀铜废液进行紫外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并与UV-Fenton法的降解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证明在室温和预热两种条件下,两种工艺的COD去除率比较接近。采用UV-CWOP法处理彻底同时简化操作,节约成本。设计正交试验进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水平组合为H2O2投加浓度2.58mol/L;初始pH=3.0;反应时间4h;H2O2投加方式选择匀速投加。比较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反应时间>H2O2投加浓度>初始pH>H2O2投加方式。用最优水平进行验证试验,可将镀铜废液的COD降至266mg/L,水样澄清透明。总结残余铜浓度和COD的关系,发现残余铜浓度随着COD降低而降低,当COD达到最低点266mg/L时,废水中剩余的残余铜浓度为18mg/L,铜的去除率是99.28%。后续除铜工艺研究发现,当Na2S·9H2O投加量为0.7g/L时,水中的铜浓度降至0.0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