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藓植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并且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苔藓内生菌可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资源,并从中获得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具有抗肿瘤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本实验针对广西桂林地区20个属的苔藓进行了内生菌的分离工作,首先对内生菌分离方法进行了优化,确立了以表面消毒后充分研磨涂布,并选用PDA培养基或CYM培养基在30℃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分离为基础的分离方法,共获得237株内生菌。对其中33个表型特征差异较大菌株的菌落和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苔藓内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随后我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筛选得到几株抑菌活性较好的菌株,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条件下的生物量及抑菌活性,随后又分析了该地区苔藓中分离的内生菌中代谢产物特征多样性;而后选用典型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为靶标菌进行了活性初筛,得出内生菌1-01、122-02、z12、0409-1和1108-09的抑菌活性最强,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五株内生菌的抑菌谱,结果显示0409-1和122-02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我们对10株抑菌活性较好的苔藓内生菌进行小规模发酵并制得了粗提液样品,以PC3、MCF-7及HepG-2为靶细胞分析各粗提样品的抗肿瘤效果,结果显示菌株7-6-4和122-02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通过本论文工作初步判断苔藓内生菌7-6-4、122-02、1507-7、041721-03、1023-01具备一定的开发潜力,可进行后续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工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苔藓内生菌的分离方法、苔藓内生菌资源平台的构建及苔藓内生菌中是否有活性代谢物,为研究新型活性天然产物提供新思路。具体内容如下:(1)内生菌分离方法的建立:通过比较紫外线、75%乙醇和稀释一百倍的84消毒液条件,结果显示紫外照射和75%乙醇消毒效果最好,且成本较低,可搭配使用;内生菌释放的最佳方法是充分研磨后涂布;PDA培养基或CYM培养基被证明是适合大部分内生菌生长的营养介质,培养温度确定为30℃。最终我们采用上述优化所得的方法从广西桂林地区20个属的苔藓叶片中分离到共237株内生菌。(2)我们从上述237株苔藓内生菌中选择33个表型特征差异较大的菌株,观察比较其菌落形态和细胞形态,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形态学多样性。随后我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对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初筛,并对其中活性较好的九株内生菌进行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消耗的多样性分析。(3)随后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了六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较好的内生菌,结果显示内生菌z12为巨大芽孢杆菌,1-1属于内芽孢菌属,110-02和122-02属于烟曲霉属,122-03属于毛霉菌属,7-6-04属于葡茎根霉菌属。(4)为了寻找苔藓内生菌中的活性物质,选用经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初筛抑菌活性较好的多株内生菌进行代谢产物的TLC和HPLC分析。结果显示苔藓内生菌代谢物种类丰富,不同菌株中含有不同种类的代谢产物。此结论为下一步活性物质的研究打下基础。(5)我们以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对分离得到的33个表型特征差异较大的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初筛,结果显示有11株对大肠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8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最好的五株内生菌为1-01、122-02、z12、0409-1、1108-09。随后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这5株菌的抑菌谱。结果表明122-02、z12、0409-1对多种指示菌都有很好的抑制效果。(6)随后我们对初筛活性较好的10株苔藓内生菌进行小规模发酵并制备了其粗提液样品,并以PC3、MCF-7及HepG-2为靶细胞进行了抑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7-6-4和122-02抗肿瘤效果好,其中1507-7、041721-03、1023-01对HepG-2瘤株的抑制效果非常好,因此苔藓内生菌7-6-4、122-02、1507-7、041721-03、1023-01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进行后续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工作,从而为寻求新型活性天然产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