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规划的第一个十年内,国内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慢慢的由教育大国向着教育强国迈进。为了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需求,人才的培养成了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我国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变化与进步,其中体育教育改革就是近几年的重点之一。体育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新课改下,随着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开拓创新”新的教学方式的提出,教学目标的求实,求真,求变,求新已经成了中小学所推崇的,目标设置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过程激励性理论”[1],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设定好的目标一步步达成学习任务。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目标任务,并及时加以评价反馈,修改目标,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近几年,目标设置理论已经被用于中学各科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将目标设置理论应用于中学体育课程已成为一种趋势。游泳,作为新纳入中考体育中的体育项目,今后将会成为中学体育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游泳本身就是一项受欢迎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运动项目,本身的高度技巧和场地因素,使得游泳在中学体育的课程开展中显得不容乐观。因此,针对此问题,本论文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将目标设置理论应用于深圳石厦中学初二60名中学生的蛙泳教学,来研究目标设置理论对中学蛙泳课的影响,以便为蛙泳课程在各省市的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教学实验证明如下:1、目标设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能够改善学生部分身体素质,在肺活量等方面尤其明显,同时还能增加学生下肢的爆发力。2、目标设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需求,排除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注意力更加集中。3、目标设设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增加自豪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照顾,被注意,被重视,减少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更易融入集体,更易相处,增加了朋友。4、目标设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计划的去完成每一个动作,培养了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念头,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坚持的信念。5、目标设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意志力,自制力,和稳定性,塑造了更加完美的人格素养。6、目标设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蛙泳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对游泳的兴趣,对以后养成坚持游泳锻炼有一定程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