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干涉法测G的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有引力常数G是物理学基本常数,它在引力理论、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引力相互作用较弱且不可屏蔽,使得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非常困难。自1798年卡文迪许完成第一个实验室内的测G实验以来,科学家们进行了约300次万有引力常数测量,但在国际数据委员会2018版推荐值中,万有引力常数的相对精度仅22 ppm(1 ppm=10-6),是目前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精度最低的。而且,不同实验室给出的万有引力常数测量结果,在各自给定的误差范围内并不吻合,这意味着可能存在未知系统误差。引力中心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利用高灵敏扭秤进行万有引力常数测量研究,并于2018年实现同一实验室利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万有引力常数测量,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利用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独立的测量,有利于探索并发现可能存在的未知系统误差。鉴于此,在前期利用扭秤测G的工作基础上,引力中心冷原子课题组开展了基于原子干涉技术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研究。本文围绕原子干涉法测G研究,详细介绍了原子干涉测G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双磁光阱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设计了基于原子干涉技术的万有引力常数测量方案,包括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和源质量系统。在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测G的双磁光阱设计,它既有利于快速装载和上抛原子,也有利于对原子团和源质量进行位置优化;在源质量系统方面,采用钨合金球作为源质量来产生附加的引力加速度,既有利于机械加工,也有利于减小源质量密度不均匀的影响。(2)分析了原子干涉法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主要系统误差。理论上分析了原子干涉法测G中的相关系统误差,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误差分析,优化了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中两团原子飞行轨迹和源质量远程配置下的位置,定量估计了原子团中心位置偏移、源质量位置偏移和源质量偏心等对万有引力常数测量的影响。在该误差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原子干涉法测G中前人忽略的拉曼光脉冲宽度有较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计算。(3)实现了高精度双磁光阱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双磁光阱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搭建,包括真空系统、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进行了原子装载、原子上抛、原子干涉和原子探测等实验,在优化光频移、补偿地球自转效应和抑制振动噪声的基础上,利用双条纹锁定实现了原子干涉重力梯度高精度测量,测量灵敏度达到99 E/(?)(1E=10-9s-2),与目前国际上原子干涉法测G最好结果Tino小组的梯度测量灵敏度92 E/(?)处于同等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本人博士期间进行的上述原子干涉测G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为实现我们第一阶段100 ppm水平原子干涉法测G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国分享经济飞跃式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困境和利益冲突。分享经济中的消费者权益损害问题不仅直接关联着消费者个人的权益得失,而且间接影响着分享消费者的分享体验和消费信心,制约着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分享消费者权益损害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分享经济出行领域中的D平台网约车服务市场为个案,以约束资源供给者侵权行为的制度因素为切入点,研究当下中国社会环境中分享消费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随之产生的数据量也在爆炸式增长。深入分析巨大数据资源中的相关信息,可用于科学决策。庞大的数据量中存在一种重要的时间序列数据。但是,时间序列通常展现出高维、非平稳、非线性等特征。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新的数据形式和数据中变量间的新型复杂关系给时间序列预测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具有优异的时间序列学习能力,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低温启动快速和无污染排放等优点,被誉为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然而目前使用的电催化剂存在铂用量高和稳定性/耐久性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亟需研制新型的高效、长寿命低铂电催化剂。铂基金属间化合物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型低铂催化剂,它具有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与无序的合金相比,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更强的电子
拉曼气体分析是基于自发拉曼散射(spontaneous Raman scattering)的一种检测技术,因其可同时测量样品中的多种组分,对样品非侵入、所需样品量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气体样品自身较小的拉曼散射截面以及低分子数密度,气体拉曼信号普遍较为微弱,微量成分的快速检测仍然受到限制,因此多种信号增强技术应运而生。本课题以寻找拉曼系统信号增强与背景抑制之间合适的平衡点,提高拉曼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痕量分析技术,能够提供指纹谱图,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测定简单等特点,已经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制备简单、使用方便,金、银溶胶基底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最受欢迎、使用最广泛的SERS基底材料,尤其在实际快检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了实现高灵敏SE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发展中的新一代“热词”,社会各界都对发展金融科技表现出极大热情,科技赋能金融已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现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具有科技属性和金融属性叠加的优势,但金融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广泛应用到包括金融在内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应用和产品,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产
随着工业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过度消耗直接导致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增长,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CO2捕集和封存技术(CCS)是减少CO2排放的一种有效策略,所以设计和合成出有潜力的CO2捕获材料至关重要。其中,有机胺分子修饰的M2(dobpdc)(M=Mg、Zn等,H4(dobpdc)=4,4′-二羟基-(1,1′-联苯)-3,3′-二羧酸)框架材料因其在低压下表现出较强的CO
地基引力波天文台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成功探测到恒星级质量双黑洞并合产生的高频引力波事件GW150914,标志着引力波成为研究宇宙的一种新手段,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时代。受地面震动噪声和引力梯度噪声的限制,m Hz频段引力波的探测需要在空间中进行。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低频波段内蕴藏着丰富的波源,包括银河系白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氧化锆陶瓷的力学行为与其中四方相到单斜相(t-m)的相变行为密切相关。t-m相变对扩展裂纹的相变增韧效应是氧化锆陶瓷的高断裂韧性主要来源。t-m相变的可逆性使氧化锆陶瓷成为潜在的高温形状记忆陶瓷。然而,氧化锆陶瓷中自发发生相变时也可能伴随着晶间微裂纹的形成和力学性能下降。同时,氧化锆陶瓷的力学行为还会受到晶粒尺寸、
第一部分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99mTc标记CD4单抗显像研究目的:开发新型核素分子探针99mTc-HYNIC-m AbCD4,特异性靶向CD4+T淋巴细胞,实现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早期诊断。方法:(1)制备靶向探针99mTc-HYNIC-m AbCD4及对照探针99mTc-HYNIC-Ig G,测定其放射性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体外稳定性;(2)提取大鼠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