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群团组织是我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是我党群众路线的有力体现。在我国近百年的历史变革中,群团组织职能定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以相对稳定的组织形态,实现了对所联系的群体利益表达与维护,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同时,群团组织间协同治理不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群团改革也是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群团组织改革的进程来看,在组织开展工作时协同治理是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情境下构建多元供给机制的关键。在当前群团组织发展着一定成效的情况下,群团组织在内部协同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协同治理意识缺乏、资源共享程度较不高、协同方式不够规范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群团组织间协同治理的初衷,影响了协同治理效果的发挥。 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首先对群团组织协同治理模式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进行阐述,同时,对国内外群团组织基本问题、新时代群团改革相关内容、协同治理理论等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其次,对群团组织概念、基本问题界定和群团组织协同治理模式做进一步的探析;再次以H省群团协同治理的实证研究为例,通过对H省群团从业人员进行调研、访谈的研究方法,以群团组织间协同治理的问题为调研内容,以梳理有关文件进行查阅为研究基点,重点分析在群团组织间协同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后构建了合理科学的新时代群团组织间协同治理模式,从遵循原则、法律体系、体制机制等角度的研究建议与方法,同时也为群团组织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角度与理论实践基础,推动群团组织之间协同治理的进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