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方圩区土壤肥沃,水网密布,资源丰富。圩区内的水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支撑和维持着区内各种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还具有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平原圩区水域面积不断减少,水体生态功能下降,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科学技术虽然能影响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但却不能替代自然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定量分析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从而更科学合理地评估水体的生态价值量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生态服务功能理论,从水文学、生态学、环境学的视角,在供水、防洪、滞涝、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物质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等7个方面对水体的主要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各功能量与水面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平原圩区水体生态功能的定量分析计算模型的构建,并以江苏里下河圩区为研究背景,通过不同阶段不同水面率情况下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量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对定量计算模型参数进行了校验修正,为平原圩区水体生态服务功能定量分析提供依据。运用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定量分析方法,对里下河圩区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量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7个主要生态服务功能选用替代工程法或边际成本法计算其价值量,从而得出里下河地区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完成由生态服务功能“量”的确定向“值”的估算这一转化过程,更直观地反映出里下河地区水体生态功能经济价值,体现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