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焦坪矿区勘探和生产揭露相关资料为基础,运用构造地质学理论、煤层气赋存的构造控制理论、构造控气理论和煤层气地质综合理论,并采用定性、定量法,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和煤层气的赋存与分布特征,总结分析了研究区煤层气资源特征。从而获得了以下新的认识:(1)研究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发育北东向和北西向双向交织的宽缓褶皱构造,可采煤层4-2煤层较稳定,厚度大,埋深浅到中等,煤层顶底板岩层相对致密,煤储层压力不大,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而有利于煤层气赋存;(2)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属于N2-CH4带内,区内矿井均为高瓦斯矿井,从南向北绝对瓦斯涌出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一般以普通涌出形式为主;(3)从煤层特征、构造特征、煤层的埋藏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四方面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分布的因素,认为上述各因素对研究区煤层气的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褶皱构造对煤层气的分布与赋存起控制作用,向斜部位煤层厚度大,埋藏深,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而背斜正好相反;(4)构造对煤层气的分布起主控作用,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出煤层气含量主要与小街砂岩厚度,含油强度、砂泥岩比率关系明显。(5)研究区煤层气地质储量9.84亿m3,平均资源量丰度0.3×l08m3/km2,可抽瓦斯面积达2.03km2,主采煤层煤层气资源量已达到9400×104m3,可抽采瓦斯资源量6580×104m3,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