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13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动量词又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依据目前通用的对外汉语教材和汉字、语法等级大纲,我们确定研究10个常用的专用动量词:“次、回、趟、遍、顿、番、通、场、阵、下”。借用动量词又分为四个小类进行考察:借用名词(工具名词、人体器官、时间名词、表伴随结果的名词)、借用动词(跳、惊)、借用离合词的后一语素和借用动词重叠“V—V”格式表动量。在本体研究方面,动量词自魏晋南北朝才开始出现,时间上出现较晚,数量也远不及名量词丰富。有关量词的研究向来以名量词为主,对动量词进行详尽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对现代汉语动量词的语义及动量组合构式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将丰富汉语动量词的本体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动量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留学生在动量词的使用上容易出错,我们对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初级、中级、高级班一共46名留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通过对回收测试卷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首先,留学生在专用动量词的选用上出现比较明显的“次”化和“遍”化现象,“次”、“回”、“遍”之间的混用明显。学生较难掌握“通”和“番”的语义及其跟动词、数词的搭配。“阵”与“场”、“下1”(表次数量)与“下2”(表短时、持续量)之间的语义辨析也是学生习得的难点。其次,在借用动量词方面,学生出现偏误较多在于借用表伴随结果的名词“程”、“步”、“声”、“圈”、借用动词“惊”、“跳”以及借用动词重叠的情况。最后,通过总结测试中留学生习得动量词的偏误并结合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了语境教学、分组教学、体态语教学等教学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动量词教学提供实践性的参考。
其他文献
个性化推荐系统已成为各大电商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推荐系统,商家可以提高收入和消费者满意度。但传统推荐系统通常只利用消费者在当前网站的历史
当下,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高度复杂的局面。如何破解中国的周边安全困境,学术界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周边安全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当今中
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整合,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人文阅读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阅读,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对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减少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除了儒家经典的记述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孝"有着更加丰富的叙事形态与表现形式,其中根植于普
<正>一个绘本的创作,除了文字、插画外,版面的设计也影响着整本书的总体表现。版面的设计包含封面、封底、蝴蝶页、扉页以及内页的版面编辑。内页图文的编排包含框架的设计和
《孝经》总字数不过一千八百多个,但其影响之大、之深远,绝非一般儒家典籍可比。在民间,《孝经》的巨大影响就是产生了巨量的"通俗版《孝经》":《二十四孝》和众多的民间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