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的恶性转化与软组织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以Balb/C小鼠腹腔脂肪组织为原料培养出脂肪来源干细胞,取第2代,生长旺盛,达到80%-90%融合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分成两组:实验组细胞用含有1 ug/ml 3-甲基胆蒽的培养基培养1周,后用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第二组用含0.5% DMSO的培养基培养作为对照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姬姆萨染色等方法验证细胞是否发生恶性转化。待细胞恶变后,用连续稀释法获得转化细胞的单克隆并进行培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细胞的表面标记;分析其中期染色体数目、检测抑癌基因p53外显子5-9的突变情况;并将足量的转化细胞或单克隆注入裸鼠皮下以检测其成瘤能力及形成肿瘤的病理性质。结果:ADSCs经3-甲基胆蒽处理一周,再继续用DMEM培养基培养4月后,部分细胞将表现出肿瘤细胞的一些特征:细胞体积显著增大,镜下可观察到大量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倍增周期明显缩短、细胞呈无限生长及增殖的态势;细胞对血清的依赖性显著下降;细胞极性及细胞间接触抑制现象消失,出现大量复层生长的细胞群落,姬姆萨染色可见细胞呈集落性生长并染色深,提示细胞可能发生恶性转化。转化细胞表达PCNA和VEGF-c,癌的标记物;也表达SMA和vimentin,但不表达pan-CK,说明其间充质来源性。转化细胞的染色体均为非整倍体;p53的外显子5-6存在有意义点突变,突变率为1%。恶性转化细胞及其单克隆有成瘤能力,接种的18个裸鼠中,有16只裸鼠在接种细胞6-10周内在接种部位长出了肿瘤,分离出肿瘤后对其进行病理分析,这些肿瘤分别为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结论: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体外能在3-甲基胆蒽诱导下发生恶性转化,在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可能发生了重要作用,恶性转化细胞可形成多种软组织肉瘤,脂肪来源干细胞可能是多种肉瘤的起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