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RI,HR-MRI)对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VBD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有后循环缺血症状,DSA或常规MRI确诊及临床怀疑有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共32例。2.扫描方法:行DSA及HR-MRI检查。HR-MRI序列包括3D-FIASTA,3D-TIFSPGR。先行3D-TOFMRA检查,然后垂直于病变处血管行3D-FIESTA及3D-T1FSPGR平扫。与DSA对照,分析VBDA的HR-MRI影像特征,评价HR-MRI的诊断价值。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学副主任医生双盲法分析图像,判断是否有动脉夹层表现,当意见不一致时,经讨论达到意见一致。3.诊断依据:由DSA作为确诊依据。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DSA表现主要为:“双腔征”、动脉瘤样扩张、瘤样扩张并狭窄(线珠征)、局限性狭窄及扩张不规则改变、静脉期对比剂滞留等。HR-MRI诊断夹层直接征象有内膜瓣、双腔征及壁间血肿。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用SPSS软件20.0进行分析,采用Kappa检验,对DSA与HR-MRI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检验分析HR-MRI与DSA的相关性。P<0.05,Kappa>0,此时说明有意义,Kappa值越大,说明一致性越好。结果:32个病例中,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确诊26例,未确诊6例,HR-MRI确诊27例,未确诊5例。HR-MRI诊断为夹层,DSA无法确诊夹层的有3例。DSA诊断为夹层,HR-MRI无法确诊夹层的2例。二者皆诊断不为夹层的3例。HR-MRI诊断相符(24+3)/32,约84%。DSA确诊的26例VBDA中,动脉瘤样扩张12例,瘤样扩张并狭窄(线珠征)11例,其中1例狭窄严重,呈“鼠尾征”,局限性狭窄与扩张不规则改变3例;HR-MRI确诊VBDA患者27例,检出内膜瓣27例,壁间血肿17例。HR-MRI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60%,敏感性92.3%,特异性50%,准确率84.4%。HR-MRI及DSA对VBDA诊断的检验一致性Kappa值为0.45,P<0.05。HR-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可以提供管壁特征与壁间血肿特点,与DSA结合,对VBDA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动态平衡仪探讨视觉代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SLE患者(SLE组)和20例正常人(正常组),应用动态平衡仪在专人指导下分别进行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平
给出了范畴中态射的广义(i,…,j)逆存在的某些充要条件,证明了态射的广义Moore-Penrose逆的表达式,推广了态射的Moore-Penrose逆的相应结果.
被称为流散作家的萨尔曼·拉什迪因其文章所含的政治隐喻而饱受争议。作家试图通过文本写作,还原甚至重构第三世界人民的文化身份。同样,后世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也是还原历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补肾方治疗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s urinary total protein,24h-UTP)、血白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104例小儿脑瘫患儿均采用以运动功能训练、推拿、穴位注射为主,同时配合作业治疗、感觉统合训练、低频电刺激疗法等综合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五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NURBS曲线插补技术作为五轴数控加工核心技术之一,已成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