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现阶段土地利用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处理好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用以实现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战略目标。解决两者矛盾的重点在于土地的集约利用。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但定量的评价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城市土地规划管理实践的发展。通过研究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制订相关的评判准则,评价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找出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土地最有效利用的途径,从而为政府制定集约利用政策,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用地管理与决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解释土地集约利用概念内涵的前提下,构建土地集约利用PSR分析框架的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判定评价等级,为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具体分析,研究和探讨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这对推动地区城市的良性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还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重点建立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土地集约利用及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人地关系理论、地租和地价理论、土地报酬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回顾,分析了它们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以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在PSR分析框架内构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第四章重点介绍物元可拓模型的原理,并对物元可拓模型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了思路的整理及流程的设计。第五章以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为实证研究案例,对淮安市清河区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了具体的评价工作,得出淮安市清河区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判结论是适度利用,最后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总体分析与指标分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最后一章给出了文章的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拓展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