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中国旅游业在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及亚运会等大型盛会的成功举办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近年来,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旅游人才的供给和培训却相对滞后,如何有效解决旅游人才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商丘市旅游业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引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提出“旅游立省”战略的政策背景下,被商丘市委、市政府作为全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在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旅游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旅游投入不断增长,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旅游整体形象更加鲜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本文拟通过对商丘市旅游人才资源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和解决旅游人才队伍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新业态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同时,通过对商丘市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总结分析全市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特点和规律,准确进行人才需求定位,为该市今后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通过调查和统计,对商丘市旅游人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现有的人事制度和人才观念下,旅游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及学历、技术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偏低,从业经验不足;旅游人才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旅游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不强、旅游专业人员匮乏、新业态人才缺乏;旅游管理、科研、服务等机构不全;高素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不全;主管部门管理服务不足等。作者通过对各类旅游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状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要加强领导,制定加快旅游人才培养的政策;整合资源,构建全市旅游教育培训体系;突出重点,加快培养急需人才;加强投入,构建旅游培训信息网络等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