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僧肇的般若学思想看玄学和佛学的会通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玄学和佛学作为魏晋时期学术的两大思潮,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交流,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认为,在东晋西晋时期,玄学和佛学的交涉是当时社会思想界的主流。本文以僧肇的般若学思想为探究对象,旨在说明玄学和佛学二者交融在僧肇般若学思想中的显现。此处,借助有关现存的文献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僧肇思想产生的背景、僧肇之前玄学和般若学的会通、僧肇的般若学思想与僧肇的般若学和玄学的交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厘清玄学和般若学在僧肇思想中所占的地位及二者的关系。首先,从僧肇思想产生的背景看,玄学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佛教在中国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佛教学者开始独立思考佛教问题,此时借助玄学而解析般若空义的六家七宗在当时社会颇为流行。鸠摩罗什来华后传译龙树的三论,将印度的中观学理论传到中国,六家七宗时期以玄解佛的局面被打破。僧肇早年宅心玄要,后又接受罗什传来的中观理论,在融合本土玄学思想和外来中观理论的思想上解空。其次,僧肇之前的玄佛交融以“格义”的方法为主线,佛经从汉朝传入中国开始,僧肇在翻译佛经时就是以道家的“无为”、“道”等概念来译佛经中的“空”、“性空”的思想,在讲经时也是用中国人熟悉的老庄观念来解释难以理解的佛教概念的。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佛教学者开始逐渐独立思考佛教的一些观念,从中国人的文化视角,以本土思维来理解外来的佛教文化,六家七宗时期的般若学正是佛教在中国独立发展的初期。再次,以《肇论》为主要材料,解析僧肇的般若学思想。《物不迁论》讲的是僧肇的动静观,文中他破斥了常识中对静或动的执着,提出即动即静的观点。《不真空论》在批判了三宗对“空”的偏执后,从缘起的理路透入空义,对般若学“空”的解析达到了当时中国佛学界的最高境界。《般若无知论》主要是僧肇的认识论思想,主要讲的是般若无知却能鉴照出诸法本寂。《涅槃无名论》主要讲的是僧肇的涅槃思想。他的涅槃思想是梵华会通的产物,认为不离诸法即可得涅槃,把世俗与方外沟通起来,打破了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鸿沟,实现解脱只在人的一心之间,即所谓的“善化我物,自然之足”①。最后,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圣人观方面研究僧肇的般若学思想和玄学思想之间的交涉,说明僧肇的思想是“魏晋玄学的终结,中国佛学的开始”。①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建立了新的传播环境,在客观上要求教育电视面对新的挑战,处理新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教育电视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优势,认真思考了新时期教育电视所面临的发展
该文分别介绍了成年后期日常能力研究的五个主要论题,即成年后期日常能力的(1)概念与结构,(2)评估方法,(3)影响因素和作用,(4)相关心理成分,(5)干预训练。通过描述和分析各论题的研究现状及
水工混凝土的质量缺陷轻则影响工程整体美观、重则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直至造成质量事故。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水工混凝土的质量缺陷,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尤为重要。文章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的流行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对该科门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儿(年龄≤14岁)行真菌镜检、培养及分离鉴定。结果 2176例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
建设新家园和做好贫困村脱贫工作是涌宝镇今后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要能跟得上发展和建设的步伐。近几年,随着新家园建设和扶贫工作的不断推广和深入
[目的]建立基层医院慢性病病人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和规范对基层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当前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和病人的具体需求,参考国
近几年来,国家实施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授信的难度增加。与此同时,我国信托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信托贷款融资模式的
目的探讨Hepa1-6接种于C57BL/6j小鼠皮下建立适合免疫学研究的肿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Hepa1-6细胞培养传代3~4次后,收集并浓缩为3个浓度梯度:5×106/ml,1×107/ml和2×107/ml
我国西北地区客运专线普遍采用了无砟轨道的整体道床替代了原有的碎石道床。无砟轨道是一种高稳定性、高平顺性和少维修的轨道结构。但在我国西北地区无砟轨道的施工及运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