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亢类型分析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hbrth565657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亢的类型和妊娠期一过性甲亢(Gestational transient thyrotoxicosis,GTT)的发病、缓解时间,并重点探讨孕期及产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滴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甲功转归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09月期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且确诊为甲亢的孕妇306例,其中孕前确诊的甲亢(甲亢合并妊娠)有128例,妊娠期新诊断的甲亢(妊娠合并甲亢)有178例。再根据甲亢的发病原因进一步分析甲亢类型。306例甲亢孕妇在排除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33例、辅助生殖技术4例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2例后,最终纳入研究的甲亢孕妇267例。根据首次TRAb检测结果,分为两组:TRAb阴性组(159例)和TRAb阳性组(108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40例作为正常对照。所有孕妇每2-4周检测一次甲功,TRAb阳性孕妇分别于孕早、中、晚期及产后各期至少检测一次TRAb。随访、记录妊娠期并发症及母亲和子代的不良结局,比较不同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最初入组的306例甲亢孕妇中有41.83%(128/306)为甲亢合并妊娠,58.17%(178/306)为妊娠合并甲亢。甲亢合并妊娠孕妇中有52.34%(67/128)为Graves’病(Graves’disease,GD),13.28%(17/128)为桥本甲亢,34.38%(44/128)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甲亢。妊娠合并甲亢孕妇中有58.43%(104/178)为GTT,23.03%(41/178)为GD,8.99%(16/178)为桥本甲亢,另外的9.55%(17/178)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甲亢。2.GTT的发生时间在孕16周之前,其中孕8-12周发生的比例最高,为43.27%。GTT孕妇TSH多在孕20-27周(44.23%)和14-19周(33.65%)恢复正常,FT4主要在14-19周(53.85%)和孕8-13周(28.85%)恢复正常。3.TRAb阴性组孕期甲功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TRAb阳性组(77.35%vs 65.74%,P<0.05),而持续甲亢的比例明显低于TRAb阳性组(3.14%vs 13.89%,P<0.05)。TRAb阴性组和TRAb阳性组的甲亢孕妇使用ATD治疗人数分别占18.24%(29/159)和49.07%(53/108),其中TRAb阴性组的104例GTT孕妇均未使用ATD治疗。TRAb水平于孕期逐渐下降,在孕中期明显低于孕早期,孕晚期明显低于孕中期(P<0.001),产后再次升高且明显高于孕晚期(P<0.01)。4.TRAb阳性组孕妇出现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新生儿甲减和甲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RAb阴性组(P<0.05)。甲亢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甲减及甲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妊娠前后检测甲状腺功能,妊娠期甲亢确诊后需明确病因,尤其鉴别GD和GTT。GTT发生在妊娠前半期,一般无需ATD治疗,可在后半期缓解,对妊娠无明显危害。高滴度的TRAb可影响甲亢转归且可通过胎盘,从而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应注重孕期TRAb的检测。GD通常需要ATD治疗,但由于ATD可穿过胎盘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甲减的发生,需谨慎使用。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桦川县近几年在水稻旱育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问题,致使秧苗素质差,移栽前如不加强苗床管理,可能引发各种病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调查分析,提出了
带瘤生存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肿瘤免疫治疗代表着最新的现代医学治疗方式。后者从免疫逃逸机制入手研发出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大大改善肿瘤治疗效果。其"免疫正常化"
进入21世纪,数据已逐渐成为目前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大数据这样的国际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公安教育理念的革新,如何构建大数据公安教育平台,创新公安教育策略和训练
简要论述了海洋工程用钢铁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发展方向,指出了目前海工钢产品在研发、生产、服役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不足。通过对钢铁材料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基于钢铁材料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行卵圆孔封堵术及服用常规药物后的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患者的偏头痛缓解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进行随访及评估,探讨卵圆孔封堵术治疗偏头痛合并右向左分流
基于高邮市农村劳动力输出、种田人手不足的特点,我们对推进专业服务化组织、农民合作社组织,特别水稻机插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确保水稻增产和粮食安全,有力地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