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中学毕业班教师休息权保障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教师的特殊的职业身份,他们长期从事着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教师们的健康每况愈下。尤其是毕业班教师顶着升学压力长时间工作,使得他们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这些不良状况已经影响了教师创造力和自身潜能的发挥,进而降低了教育教学效率。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不管是对教师权利的保障还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讨论中学毕业班教师休息权问题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紧迫的。本研究主要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目的、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所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人本原理、教师权利理论和权利保障理论三个理论,这些理论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第三章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和访谈法,从教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占用节假日报酬情况等多个维度进行。通过调查总结了中学毕业班教师休息权保障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过长、节假日被占用、闲暇不够充分和休息时被打扰四个方面。第四章在梳理了与中学毕业班教师休息权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同时,分析了影响中学毕业班教师休息权保障的影响因素。我们主要从主体的角度,分析了教师方面、学校方面、家长方面和社会方面四个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五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立法保障、执法保障、监督保障和其他保障四个方面的保障策略。其中,立法保障包括明确对中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具体规定和确保教师得到应得的劳动报酬与补偿。执法保障包括执行《教师法》及其相他有关保障教师休息权的法律、法规活动具体包括制定推行教育法规的行政措施、对有关主体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对违法行为采取制裁措施等。监督保障包括加强和完善人大的监督、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相关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其他保障主要包括教师自身、学校、家长三个方面。